明察秋毫的意思 明察秋毫的讀音和出處
- 明
- 察
- 秋
- 毫
- 成語名稱:
- 明察秋毫
- 成語拼音:
- [míng chá qiū háo]
- 成語解釋:
- 明:明晰;察:看;觀察;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事物、現象。目光犀利;能敏銳地看清極細小微末的東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成語例句:
-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清 沈復《浮生六記 閑情記趣》)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褒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明詧秌毫
- 英文翻譯:
- discover the minutest detail in everything
- 成語故事:
- 明察秋毫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明察秋毫”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秋天的成語 孟子的成語 人物心理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明晰 觀察 秋毫 鳥獸 比喻 細微 事物 現象 目光 犀利 敏銳 看清 細小 微末 東西 形容 洞察 事理 不受
“明察秋毫”的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察】:1.仔細看;調查:觀~|考~|~其言,觀其行。2.(Chá)姓。
【秋】:1.秋季:深秋。秋風。秋雨。秋高氣爽。2.莊稼成熟或成熟時節:麥秋。大秋。3.指一年的時間:千秋萬歲。一日不見,如隔三秋。4.指某個時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見〖秋千〗。
【毫】:1.細長而尖的毛:狼毫筆。羊毫筆。2.指毛筆:揮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繩:頭毫。二毫。4.一點兒(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無頭緒。5.(某些計量單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質量或重量,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貨幣單位,即角。
“明察秋毫”的反義詞
“明察秋毫”的近義詞
“明察秋毫”的相關成語
“明察秋毫”的關聯成語
明字的成語
察字的成語
秋字的成語
毫字的成語
明開頭的成語
察開頭的成語
秋開頭的成語
毫開頭的成語
ming的成語
cha的成語
qiu的成語
hao的成語
mcqh的成語
明察什么什么的成語
明什么秋什么的成語
明什么什么毫的成語
什么察秋什么的成語
什么察什么毫的成語
什么什么秋毫的成語
“明察秋毫”造句
精明的人明察秋毫,小事不糊涂;高超的人懶算細帳,大事不馬虎。
苛求君子,寬縱小人,自以為明察秋毫,而實則反助小人張目。魯迅
公安干警明察秋毫,找出了作案的主謀。
公牛和熱火的東部決賽首場比賽,幸虧裁判的明察秋毫避免了一出6人同時出場的笑話。
一只明察秋毫的母花貓,伊然是座眨巴著眼睛的斯芬克斯34,呆在暖洋洋的窗臺上朝這邊望著,不忍心打攪他們。
他能明察秋毫,他注意到一切事物。
多虧老爺明察秋毫,找出真正偷東西的人,還我清白。
任他有偷天換日的本事,也難逃警方明察秋毫的法眼。
明鏡高懸說的是心如明鏡,安定平穩,能照見一切;明察秋毫就是對關聯體之間的細微變化做到心中有數。
據說,巴杜伊人憑借著天神的意旨,能夠明察秋毫,及時發現所有進入這些村舍的外來人。
* 明察秋毫的意思 明察秋毫的成語解釋 明察秋毫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