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563個)

    201

    擊排冒沒

    成語拼音:
    jī pái mào méi
    成語解釋:
    謂攻擊排斥,輕率而切。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202

    精奇古怪

    成語拼音:
    jīng qí gǔ guài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奇特,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還魂記·硬拷》:“你精奇古怪虛頭弄。”
    203

    金石

    成語拼音:
    jīn shí bù yú
    成語解釋:
    像金石可改變。形容堅守盟約、節操等。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除許懷德制》:“享爵祿之崇高,荷寵靈之優渥,挺金石渝之操。”
    204

    潔言污行

    成語拼音:
    jié yán wū xíng
    成語解釋:
    潔:干凈;污:污穢。潔凈的言辭,污穢的行為。形容言行相違,表里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褒賢》:“文學言行,雖有伯夷之廉,及柳下惠之貞,過高瞻下視,潔言污行,觴酒豆肉,遷延相讓,辭小取大,雞廉狼吞。”
    205

    舉止

    成語拼音:
    jǔ zhǐ bù fán
    成語解釋:
    舉動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般,與眾同。
    成語出處:
    清 壯者《掃迷帚》第五回:“昨見二君舉止凡,詢及棧主,始知兄即吳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問此位名姓?”
    206

    口是心非

    成語拼音:
    kǒu shì xīn fēi
    成語解釋:
    心口致;口上說套;心里想套。形容心口致。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207

    流年

    成語拼音:
    liú nián bù lì
    成語解釋:
    流年:舊時算命的人逐年推算個人運氣的好壞;叫“流年”;這里指某個年頭、時間。時運好。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想是我流年利,故此沒福消受,以致如此。”
    208

    兩頭白面

    成語拼音:
    liǎng tóu bái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表里,兩方面討好。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面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
    209

    立賢無方

    成語拼音:
    lì xián wú fāng
    成語解釋:
    立:植,豎。指推舉賢人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湯執中立賢無方。”
    210

    滿在意

    成語拼音:
    mǎn bù zài yì
    成語解釋:
    全然放在心上,回事
    成語出處:
    巴金《復仇集 幸的人》:“這是只破舊的提琴,他拿著弓滿在意地拉著。”
    211

    貌合神離

    成語拼音:
    mào hé shén lí
    成語解釋:
    貌:外表;神:內心。指外表上致;內心里樣。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得新忘舊》:“自有此寵復,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對,亦只貌合神離耳。”
    212

    默默無聲

    成語拼音:
    mò mò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默默:幽寂,沒有聲音。響,句話也說。沒有名聲,為人所知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無聲。”
    213

    默然無聲

    成語拼音:
    mò r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默:靜默。響,句話也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無聲。”
    214

    默然無語

    成語拼音:
    mò rán wú yǔ
    成語解釋:
    默:靜默。響,句話也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2回:“魯肅吃了驚,默然無語。”
    215

    貌是情非

    成語拼音:
    mào shì qíng fēi
    成語解釋:
    表面做的與心里想的完全兩樣。比喻表里
    成語出處:
    《與僧正教》:“信可謂心與事背,貌是情非。”
    216

    面是心非

    成語拼音:
    miàn shì xīn fēi
    成語解釋:
    謂表面上是套,心底里又是套,表里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9回:“從來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217

    沒頭沒臉

    成語拼音:
    méi tóu méi liǎn
    成語解釋:
    顧臉面或切,狠狠;也滿頭滿臉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5回:“那道士聞得此言,攔住門,齊動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往里面亂打。”
    218

    名同實異

    成語拼音:
    míng tóng shí yì
    成語解釋:
    名稱相同,而實質樣。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奸劫弒臣》:“俱與有術之士有談說之名,而實相去千萬也,此夫名同實異者也。”
    219

    莫衷

    成語拼音:
    mò zhō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莫:;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致的看法。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是。”
    220

    破釜沉船

    成語拼音:
    pò fǔ chén chuán
    成語解釋:
    破:打破;釜:鍋;沉:擊沉。比喻下定必死的決心,切地戰斗到底
    成語出處:
    梁啟超《南學會敘》:“震撼精神,致心昄命,破釜沉船,以圖自保于萬。”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