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563個)

    241

    視有如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ú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樣。形容回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獨他個皆視有如無,毫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
    242

    時易世變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biàn
    成語解釋:
    時代變遷,世事也樣。
    成語出處: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243

    時移世變

    成語拼音:
    shí yí shì biàn
    成語解釋:
    時代變遷,世事也樣。同“時易世變”。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唐淮南節度使李公家廟碑銘序》:“朝當晏駕,時移世變,遂出掾高要,佐潯陽。”
    244

    時異事殊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shū
    成語解釋:
    殊:同;差異。時間同,事情也和以前樣。意思是事物隨著時間改變而發生變化。亦作“時異勢殊”。
    成語出處:
    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尚恐議者曰:‘時異事殊。’臣請復為陛下租舉近效之尤章者以辯焉。”
    245

    時移世易

    成語拼音:
    shí yí shì yì
    成語解釋:
    時代變遷,世事也樣。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鈞世》:“古者事事醇素,今則英雕飾,時移世易,理自然也。”
    246

    肆意妄為

    成語拼音:
    sì yì wàng wéi
    成語解釋:
    妄:胡亂,非分的,出了常規的。妄為:胡作非為。指切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作非為。亦作“肆意妄行”。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0回:“故令天媳管束,督做女工之事,非縱之使毫無忌憚,肆意妄為也。”
    247

    視之見,聽之

    成語拼音:
    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成語解釋: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樣。形容重視,注意。同“視而見,聽而聞”。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見,聽之而聞,搏之而得也。”
    248

    十指有長短

    成語拼音:
    shí zhǐ yǒu cháng duǎn
    成語解釋:
    指:手指。十根手指頭有長有短。比喻事物的
    成語出處:
    唐·劉商《擬胡笳十八拍》:“手中十指有長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249

    凸凹

    成語拼音:
    tū āo bù píng
    成語解釋:
    指凹進與凸出,在同水平面
    成語出處:
    《中國的西北角·陜甘形勢片斷》:“路面凸凹平,車行其上,忽高忽低。”
    250

    滔滔

    成語拼音:
    tāo tāo bù duàn
    成語解釋:
    比喻像流水樣連續斷。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將作了個破題兒,又早被姑娘接過話來,滔滔斷的套,把他四位湊起來二百多周兒、商量了將及年的個透鮮的招兒,說了個隔腸如見!”
    251

    滔滔

    成語拼音:
    tāo tāo bù jué
    成語解釋:
    滔滔:水流滾滾;連續斷的樣子。像水流間斷。比喻話多而又流暢。
    成語出處:
    五代 后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竭,如下阪走丸也。”
    252

    滔滔

    成語拼音:
    tāo tāo bù jié
    成語解釋:
    比喻像流水樣連續斷。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竭,洪惟水行。”
    253

    滔滔

    成語拼音:
    tāo tāo bù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像流水樣連續斷。同“滔滔竭”。
    成語出處:
    《清史稿 傅山傳》:“與客談中州文獻,滔滔盡。”
    254

    望風而潰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kuì
    成語解釋:
    潰:散,潰逃。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成軍。形容軍旅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西川自唐劉辟構逆后,久無干戈,人習戰。每歲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蠻旗才舉,望風而潰。”
    255

    望風瓦解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wǎ jiě
    成語解釋:
    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成軍。形容軍旅
    成語出處:
    《周書·辛昂傳》:“賊既以為虞,謂有大軍赴救,于是望風瓦解,郡境獲寧。”
    256

    外親內疏

    成語拼音:
    wài qīn nèi shū
    成語解釋:
    疏:疏遠。外表親密無間,內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折:“料此人外親內疏,挾詐而取益州,遂并漢中,有霸業興隆之志。”
    257

    為蛇畫足

    成語拼音:
    wéi shé huà zú
    成語解釋: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足,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后以“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足,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258

    形影相追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zhuī
    成語解釋:
    形:形體;影:身影;追:追隨。像影子離開形體樣,刻也分離。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唐·張說《同張侍御望歸舟》:“形影相追高翥鳥,心腸并斷北飛船。”
    259

    行濁言清

    成語拼音:
    xíng zhuó yán qīng
    成語解釋:
    說得好聽而行為卑劣狠毒。形容言行
    成語出處:
    唐·李虛中《命書》卷中:“言輕行濁,執通變。”
    260

    般見識

    成語拼音:
    yī bān jiàn shí
    成語解釋:
    平常的見識。表示要跟知識低、修養差的人爭論,說“要跟他般見識。”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十三把鑰匙都在我手里,我也和你般見識。”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