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563個)

    281

    羊頭狗肉

    成語拼音:
    yáng tóu gǒu ròu
    成語解釋:
    掛羊頭,賣狗肉。比喻表里
    成語出處:
    清·錢大昕《恒言錄》第六卷:“世祖賜丁邯詔曰:‘懸牛頭,賣馬脯;盜跖行,孔子語。’”
    282

    言行相詭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guǐ
    成語解釋:
    詭:違反,違背。說的和做的相違背。指言行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淫辭》:“言行相詭,祥莫大焉。”
    283

    言出口,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四匹馬拉車。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車也難追回。指話說出口,就能再收回,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筆說·駟及舌說》:“俗云:言出口,駟馬難追。《論語》所謂‘駟及舌’也。”
    284

    言既出,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 ,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古時用四匹馬拉輛車。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的車也追上;形容話已說出口;沒法再收回。也作“言出口;駟馬難追”或單作“駟馬難追”。
    成語出處:
    元·李壽卿《伍員吹蕭》第三折:“大丈夫言既出;駟馬難追;豈有反悔之理。”
    285

    葉迷山

    成語拼音:
    yī yè mí shān
    成語解釋:
    意謂葉蔽目,見泰山。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世上這般雙瞳如豆、葉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幾個深明大義的呢!”
    286

    言堂

    成語拼音:
    yī yán táng
    成語解釋:
    舊時商店表示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個人說了算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正常,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類家長制現象,斷滋長。”
    287

    言已出,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yǐ chū,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指話說出口,就能再收回,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大丈夫做事,言已出,駟馬難追。”
    288

    葉障目

    成語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
    成語解釋:
    眼睛被片樹葉擋住,指看到事物的全貌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葉障目,見泰山,而自以為是。”
    289

    柱難支

    成語拼音:
    yī zhù nán zhī
    成語解釋:
    大樓將要倒塌,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崩潰的形勢個人所能挽救的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代書詩百韻寄微之》:“千鈞勢易壓,柱力難支。”
    290

    字千金

    成語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增損字;賞以千金。形容文辭精妙;可更改。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字千金。”
    291

    字值千金

    成語拼音:
    yī zì zhí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個字價值千金。指字寫得非常好。形容文辭精妙,可更改
    成語出處:
    宋·戴復古《望江南》詞:“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字值千金。”
    292

    針插進,水潑

    成語拼音:
    zhēn chā bù jìn,shuǐ pō bù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個集團非常排外,容易打進去,也比喻個人堅持已見,聽別人的任何意見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正》第卷第23回:“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外人是針插進,水潑進。”
    293

    知二五而知十

    成語拼音:
    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只知道某方面,而知道綜合全面地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斗,越兵起,是知二五而知十也。”
    294

    狀貌及中人

    成語拼音:
    zhuàng mào bù jí zhōng rén
    成語解釋:
    壯貌:容貌;中人:般人。容貌如普通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吾視郭解狀貌及中人,言語足采者。”
    295

    終身讓路,枉百步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
    成語解釋:
    枉:白白地,冤枉。輩子給人讓路,也會多走百步冤枉路。比喻對人謙讓會有什么損失
    成語出處:
    《新唐書·朱敬則傳》:“敬則兄仁軌……嘗誨子弟曰:‘終身讓路,枉百步;終身讓畔,段。’”
    296

    而論

    成語拼音:
    zhí yī ér lùn
    成語解釋:
    :固執義,知變通。只抓住點或個方面就進行評論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觀全局,可執而論。”
    297

    只知其,未知其二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yī,wèi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形容了解的情況全面。同“只知其知其二”。
    成語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知其,未知其二。你說,咱們先買地,后蓋房呢,還是先蓋了房子后買地?”
    298

    成語拼音:
    wú yī bù bèi
    成語解釋:
    謂樣樣齊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無精,無備。”
    299

    成語拼音:
    yī chéng bù yì
    成語解釋:
    同“變”。
    成語出處:
    《明史·歷志》:“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幾符合。故能為易之法也。”
    300

    成語拼音:
    yī gǔ bù shēng
    成語解釋:
    指歉收。
    成語出處:
    《榖梁傳·襄公二十四年》:“升謂之嗛,二谷升謂之饑,三谷升謂之饉,四谷升謂之康,五谷升謂之大侵。”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