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563個)

    321

    成語拼音:
    yī zì bù gǒu
    成語解釋:
    形容寫文章隨便下筆,每個字都要斟酌。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罷長吟,茍。”
    322

    為多,為少

    成語拼音:
    bǎi bù wéi duō,yī bù wéi shǎo
    成語解釋:
    指難得的好人或好東西。
    成語出處:
    《南史 任昉傳》:“褚彥回嘗謂遙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為多,為少。’由是聞聲藉甚。”
    323

    攻其點,及其余

    成語拼音: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成語解釋:
    對于人或事從全面看,只是抓住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成語出處:
    《新華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還覺悟的人就冷眼旁觀,吹毛求疵,攻其點,及其余。”
    324

    可再

    成語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語解釋:
    再:兩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次而可以做第二次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菎山縣倭寇始末書》:“勸借可暫而可常,可可再。”
    325

    憗遺

    成語拼音: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
    成語解釋:
    憗:愿;遺:留。天公愿意留下這個老人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憗遺老,俾守我王。”
    326

    知十

    成語拼音:
    zhī yī bù zhī shí
    成語解釋:
    僅知道事物的個方面而了解全面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結和》:“秦知進取之利,而知鴻門之難,是以知知十也。”
    327

    復返

    成語拼音:
    yī qù bù fù fǎn
    成語解釋:
    復:重復。返:回來。去就再回來了。也形容事物已成過去;再重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去兮復還。”
    328

    成語拼音:
    yī sī bù gǒu
    成語解釋:
    茍:茍且。絲毫也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茍,升遷就在指日。”
    329

    成語拼音:
    yī sī bù guà
    成語解釋:
    原為佛家語;比喻沒有塵世俗念的絲毫牽掛。現形容赤身裸體。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
    330

    成語拼音:
    yī sī bù luàn
    成語解釋:
    點也紊亂。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齊
    成語出處:
    331

    知二

    成語拼音:
    zhī yī ér bù zhī èr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32

    止知其知其二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33

    愛財如命

    成語拼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語解釋:
    愛:吝惜;舍得。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樣。形容對錢財的貪婪、吝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成語出處:
    清 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來世界,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愛財如命,何況吃官司的,少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這更沒錢行了。”
    334

    愛莫能助

    成語拼音:
    ài mò néng zhù
    成語解釋:
    愛: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見;另說解為同情憐惜。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隱而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②雖很同情;愿意幫助;但限于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圣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
    335

    傲睨萬物

    成語拼音:
    ào nì wàn wù
    成語解釋:
    睨:斜視。斜著眼看切事物。形容目空切,什么都瞧起。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豫章文集 跋俞秀老清老詩頌》第26卷:“清老往與余共學于漣水,其傲睨萬物,滑稽以玩世,白首衰。”
    336

    安如磐石

    成語拼音:
    ān rú pán shí
    成語解釋:
    安;安穩;磐石:厚而重的大石頭。像磐石樣安穩動。形容穩固;可動搖。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磐石,壽于旗翼。”
    337

    安如盤石

    成語拼音:
    ān rú pán shí
    成語解釋:
    安:安穩;盤石:大石頭。像盤石樣安穩動。形容非常穩固,可動搖。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壽于旗翼。
    338

    傲然挺立

    成語拼音:
    ào rán tǐng lì
    成語解釋:
    傲然:堅強屈的樣子。挺立:像山峰樣高高地聳立。形容堅強而可動搖。
    成語出處:
    茅盾《白楊禮贊》:“難道你竟點也聯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屈,就象這白楊樹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
    339

    安如泰山

    成語拼音:
    ān rú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安:安穩;泰山:我國著名的高山;在山東省。像泰山樣穩固;形容事物十分穩固;可動搖。
    成語出處:
    西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340

    傲然屹立

    成語拼音:
    ào rán yì lì
    成語解釋:
    傲然:堅強屈的樣子;屹立:像山峰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形容堅定挺拔;可動搖。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抽莖了,長葉了,鐵骨青枝,傲然屹立。”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