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563個)

    221

    飄風過耳

    成語拼音:
    piāo fēng guò ěr
    成語解釋:
    比喻對某件事情漠關心或回事。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任你說得舌敝唇穿,也只當做飄風過耳。”
    222

    暴腮龍門

    成語拼音:
    pù sāi lóng mén
    成語解釋:
    象魚仰望龍門而得上樣。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
    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記》:“河津名龍門,巨靈跡猶在,去長安九百里。江海大魚洎集門下數千,得上,上則為龍,故云暴腮龍門。”
    223

    拼死拼活

    成語拼音:
    pīn sǐ pīn huó
    成語解釋:
    切地斗爭。②用盡全部精力。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但真遇到勁頭兒上,狠抽他兩鞭子,他肯拼死拼活地賣命。”
    224

    破死忘生

    成語拼音:
    pò sǐ wàng shēng
    成語解釋:
    顧性命危險;切。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張太太]今日在舅太太屋里聽得姑爺果然中了,便如飛的從西過道兒里直奔到這里來,破死忘生的大著膽子上去,要當面叩謝魁星的保佑。”
    225

    齊人攫金

    成語拼音:
    qí rén jué jīn
    成語解釋:
    攫:奪取。比喻利欲熏心而切。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說符》:“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
    226

    可貌相

    成語拼音: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
    成語解釋:
    能只根據相貌、外表判斷個人。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二回:“陛下,人可貌相,海水可斗量。若愛豐姿者,如何捉得妖賊也?”
    227

    可貌相,海水可斗量

    成語拼音: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成語解釋:
    相:估量,評價。指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能用斗來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別是番面目,想到:‘人可貌相,海水可斗量!’”
    228

    人而無信,知其可

    成語拼音: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成語解釋: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個人講信用,真知道怎么能行。指人講信用是行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人而無信,知其可也。”
    229

    人心足蛇吞象

    成語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貪心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樣。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人心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230

    成語拼音:
    sān bù zhī
    成語解釋:
    指對開頭、中間到結尾無所知。也指什么都知道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清晨起來,恐怕蘇友白見親事成,三知去了,便忙忙梳洗了,親到寺中來請他。”
    231

    詩禮發冢

    成語拼音:
    shī lǐ fā zhǒng
    成語解釋:
    冢:墳墓;發冢:盜墓。儒生們用詩禮之教來盜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的偽君子作風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232

    耍兩面派

    成語拼音:
    shuǎ liǎng miàn pài
    成語解釋:
    耍兩面手法,表里,指對斗爭雙方都采取敷衍的行為
    成語出處:
    毛澤東《的序言和按語》:“反革命分子怎樣耍兩面派手法呢?”
    233

    拭目而觀

    成語拼音:
    shì mù ér guān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樣。形容回事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上壽皇乞留張栻黜韓玉書》:“天下方拭目而觀,非觀朝廷也,觀栻也。”
    234

    殺人如芥

    成語拼音:
    shā rén rú jiè
    成語解釋:
    芥:小草。殺人像割草。形容殺人回事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剿寇》:“斷征云叆叆,鬼哭神號,到處里染腥風,殺人如芥。”
    235

    誓死

    成語拼音:
    shì sǐ bù èr
    成語解釋: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變。至死也變心。形容意志堅定專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夏三蟲》:“被吃者也無須在被吃之前,先承認自己之理應被吃,心悅誠服,誓死二。”
    236

    誓死

    成語拼音:
    shì sǐ bù èr
    成語解釋:
    立誓至死生二心。形容忠貞渝或意志堅定專
    成語出處:
    《宋書·鄧琬傳》:“宜速處分,為戰之資,當停據盆城,誓死貳。”
    237

    似是而非

    成語拼音:
    sì shì ér fēi
    成語解釋:
    是:對;正確;非: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孟子 盡心下》:“孔子曰:‘惡似而非者。’”
    238

    詩書發冢

    成語拼音:
    shī shū fà zhǒng
    成語解釋: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的偽君子作風。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239

    視同兒戲

    成語拼音:
    shì tóng ér xì
    成語解釋:
    把事情當成小孩兒玩耍樣來對待。比喻回事;極重視。兒戲:小孩子鬧著玩。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240

    視有若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uò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樣。形容回事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8回:“寶之這戲子見怪賢閑事,視有若無。”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