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開頭 (1579個)
-
421
干名采譽
- 成語拼音:
- gān míng cǎi yù
- 成語解釋:
- 干:求;采:取。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名譽。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終軍傳》:“而直矯作威福,以從民望,干名采譽,此明圣所必加誅也。”
-
422
高門大戶
- 成語拼音:
- gāo mén dà hù
- 成語解釋:
- 高門:舊時指富貴之家;大戶:聲勢顯赫的家族。有錢有勢的人家。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滿少卿饑附飽揚》:“因他是個市戶出身,一時沒有高門大族來求他的。”
-
423
沽名吊譽
- 成語拼音:
- gū míng diào yù
- 成語解釋:
- 同“沽名釣譽”。
- 成語出處:
-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三折:“我不為別的,自恨我奔喪來后,又不是沽名吊譽沒來由。”
-
424
高門大族
- 成語拼音:
- gāo mén dà zú
- 成語解釋:
- 高門:顯貴的家族;大族:聲勢煊赫的家族。高貴的、地位顯要的家庭或有特權的家族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因他是個市戶出身,一時沒有高門大族來求他的。”
-
425
刮目而視
- 成語拼音:
- guā mù ér shì
- 成語解釋:
- 刮目:擦拭眼睛,指去掉老看法。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
- 成語出處:
- 李脃人《暴風雨前》第五部分:“田老兄那么親切的拍著他的膀膊道:‘士三日不見,當刮目而視,吾子有焉!’”
-
426
干名犯義
- 成語拼音:
- gàn míng fàn yì
- 成語解釋:
- 干犯名教和道義。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奈何天·調美》:“誰想不前不后,剛剛是太老爺的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這樣干名犯義的事,如何做得!”
-
427
溝滿壕平
- 成語拼音:
- gōu mǎn háo pí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飽滿。
- 成語出處:
-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溝滿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氣逼人,滴水成冰。”
-
428
溝滿濠平
- 成語拼音:
- gōu mǎn háo píng
- 成語解釋:
- 濠:護城河。形容填滿所有的空隙。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見他們一個個蹲在地下,吃了個狼餐虎咽,溝滿壕平。”
-
429
鬼魅伎倆
- 成語拼音:
- guǐ mèi jì liǎng
- 成語解釋:
- 見“鬼蜮伎倆”。
- 成語出處:
- 《歧路燈》第九五回:“這些衙役鬼魅伎倆,千人一狀,原也不必掛齒。”
-
430
狗猛酒酸
- 成語拼音:
- gǒu měng jiǔ su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環境險惡,使人不敢靠近或指當政者任用小人,阻塞了納賢之路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七卷:“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長,然至酒酸而不售。問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輒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
431
高門巨族
- 成語拼音:
- gāo mén jù zú
- 成語解釋:
- 高門:顯貴的家族。高貴的、地位顯要的家庭或有特權的家族
- 成語出處:
- 魯迅《小說二集序》:“所描寫的絕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態的一角,高門巨族的精魂。”
-
432
谷馬礪兵
- 成語拼音:
- gǔ mǎ lì bīng
- 成語解釋:
- 猶言秣馬厲兵。
- 成語出處:
- 宋 陳師道《贈張文潛》詩:“秋來待試丞相府,谷馬礪兵吾甚武。”
-
433
各門另戶
- 成語拼音:
- gè mén lìng hù
- 成語解釋:
- 各:各自;另:別的,另外。各自立有自己的門戶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各門另戶,誰管誰的事?”
-
434
關門落閂
- 成語拼音:
- guān mén luò shuān
- 成語解釋:
- 最終肯定,再無更改
- 成語出處:
- 《負曝閑談》第22回:“四盞燈籠,值不了五角錢;加上煤炭柴火,頂多到了四十塊錢,那是關門落閂的了。”
-
435
革面斂手
- 成語拼音:
- gé miān liǎn shǒu
- 成語解釋:
- 指改惡從善,不敢恣意妄為。
- 成語出處:
- 唐·獨孤及《唐故太子賓客……張公遺愛碑頌》:“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斂手,家有忠信,人懷恥格。”
-
436
詭秘莫測
- 成語拼音:
- guǐ mì mò cè
- 成語解釋:
- 詭秘:隱秘難測;莫測:無法揣測。(行動、態度)。隱秘不可捉摸。
- 成語出處:
- 宋 劉克莊《后村集 卷十一 和實之續邸報之一》詩:“鬼谷從橫舌,終南詭秘蹤。”
-
437
國脈民命
- 成語拼音:
- guó mài mín mìng
- 成語解釋:
- 脈:命脈。國家和人民的命脈。比喻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的根基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當此國難深重之秋,若猶不思變計,則日汪肆擾于外,奸徒破壞于內,國脈民命,岌岌可危矣。”
-
438
沽名賣直
- 成語拼音:
- gū míng mài zhí
- 成語解釋:
- 故作正直以獵取名譽。
- 成語出處:
- 《明史·錢唐韓宜可等傳贊》:“伯巨、敬心以縫掖諸生言天下至計,雖違于信而后諫之義,然原厥本心,由于忠愛,以視末季沽名賣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語者也。”
-
439
概莫能外
- 成語拼音:
- gài mò néng wài
- 成語解釋:
- 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圍之內。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
440
革面悛心
- 成語拼音:
- gé miàn quān xīn
- 成語解釋:
- 見“革面洗心”。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代謝赴行營表》:“以忠義感脅從之伍,以含弘安反側之徒。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 G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