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成語 (77個)
-
1
杯盤狼藉
- 成語拼音:
- bēi pán láng jí
- 成語解釋:
- 狼藉:像狼窩里的草那樣雜亂不堪。形容喝酒吃飯快要完了的時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盤子、碗筷等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
2
豺狼成性
- 成語拼音:
-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 成語解釋:
- 豺:一種類似狼的兇殘野獸;也叫“豺狗”。像豺狼一樣兇惡殘暴成了習性。
- 成語出處:
- 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加以虺蜴為人,豺狼成性。”
-
3
豺狼當道
- 成語拼音:
- chái láng dāng dào
- 成語解釋:
- 豺、狼:兩種兇殘的野獸;當:正當;當道:橫在路中間擋路。豺狼兩種兇殘的野獸橫在道路中間。比喻殘暴的人掌權得勢或違法橫行;也作“虎狼當路”。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平帝紀》:“豺狼當道,安問狐貍!”
-
4
豺狼當路
- 成語拼音:
- chái láng dāng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杜襲傳》:“方今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
-
5
豺狼當涂
- 成語拼音:
- chái láng dāng t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 成語出處:
- 《晉書 熊遠傳》:“孝懷皇帝宮未反,豺狼當涂,人神同忿。”
-
6
豺狼橫道
- 成語拼音:
- chái láng héng dào
- 成語解釋:
- 橫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 成語出處:
- 《漢書 孫寶傳》:“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貍。”
-
7
鬼吒狼嚎
- 成語拼音:
- guǐ zhà láng háo
- 成語解釋:
- 怪聲怪氣地呼喊嚎叫。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十四:“好吧,我只管去說說看,可你大清早,鬼吒狼嚎嚷什么呢?叫人聽了好聽!”
-
8
拒狼進虎
- 成語拼音:
- jù láng jìn hǔ
- 成語解釋:
- 見“拒虎進狼”。
- 成語出處:
- 呂志伊《讀史感賦》:“拒狼進虎豈良謀,亡國圖存夫。”
-
9
狼奔鼠竄
- 成語拼音:
- láng bēn shǔ cuàn
- 成語解釋:
- 狼群鼠輩到處流竄。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
- 成語出處:
- 明 沉鯨《雙珠記》第十四出:“忽聞訪察怕如雷,狼奔鼠竄,無由懺悔。”
-
10
狼狽萬狀
- 成語拼音:
- láng bèi wàn zhuàng
- 成語解釋:
- 狼狽:窘迫的樣子;萬狀:多種樣子。形容極其困頓、窘迫。
- 成語出處:
-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太上因暑熱成病,狼狽萬狀。”
-
11
狼蟲虎豹
- 成語拼音:
- láng chóng hǔ bào
- 成語解釋:
- ①泛指兇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 成語出處:
-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轉過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著什么狼蟲虎豹。”
-
12
狼餐虎噬
- 成語拼音:
- láng cān hǔ shì
- 成語解釋:
-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凈盤將軍,若有人請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將各樣好下飯,狼餐虎噬,則一頓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號為凈盤將軍。”
-
13
狼吞虎餐
- 成語拼音:
- láng tūn hǔ c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 成語出處:
-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3回:“他們把飯煮熟,菜燒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麥場上,狼吞虎餐的吃。”
-
14
狼突豕竄
- 成語拼音:
- láng tū shǐ cuàn
- 成語解釋:
- 見“狼奔豕突”。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申公神道碑銘》:“狼突豕竄,無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此公之言驗于事后者也。”
-
15
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 成語拼音:
- qián mén q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這不正是‘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
16
豕竄狼逋
- 成語拼音:
- shǐ cuàn láng bū
- 成語解釋:
- 狼狽逃竄貌。
- 成語出處:
-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看這賴功賊容顏如糞土,出轅門豕竄狼逋。”
-
17
引狼拒虎
- 成語拼音:
- yǐn láng jù hǔ
- 成語解釋:
- 見“引虎拒狼”。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而引狼拒虎之禍,勢又緣茲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
18
鷹脧狼顧
- 成語拼音:
- yīng suō láng gù
- 成語解釋:
- 見“鷹視狼顧”。
- 成語出處:
- 《天雨花》第二一回:“鷹脧狼顧為非善,柳黛蛾眉殺氣橫。”
-
19
贓賄狼籍
- 成語拼音:
- zāng huì láng jí
- 成語解釋:
- 見“贓賄狼藉”。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三年》:“中書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俱掌銓衡,傾附勢要,贓賄狼籍,數外留人,授擬不中,逆用三年闕,選法大壞。”
-
20
贓賄狼藉
- 成語拼音:
- zāng huì láng jí
- 成語解釋:
-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亦作“贓賄狼籍”。
- 成語出處:
- 《陳書 蔡景歷傳》:“天嘉之世,贓賄狼藉,圣恩錄用,許以更鳴,裂壤崇階,不遠斯復。”
* 狼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