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開頭 (1579個)

    401

    孤立無援

    成語拼音:
    gū lì wú yuán
    成語解釋:
    孤立:沒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單獨行事;沒有援助。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焉耆以中國大喪,遂功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數發兵攻疏勒。”
    402

    孤立無助

    成語拼音:
    gū lì wú zhù
    成語解釋:
    只有一個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成語出處:
    《后漢書 班超傳》:“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
    403

    膏粱紈袴

    成語拼音:
    gāo liáng wán zhù
    成語解釋:
    指富貴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華奢侈。淺薄無知之意。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寶釵笑道:“真真膏粱紈袴之談!我們雖是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
    404

    寡廉鮮恥

    成語拼音:
    guǎ lián xiǎn chǐ
    成語解釋: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污;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405

    桂林杏苑

    成語拼音:
    guì lín xìng yuàn
    成語解釋:
    古時鄉試例在農歷八月舉行,考中稱折桂;會試例在農歷三月舉行,考中稱探杏。因以“桂林杏苑”指鄉試、會試。
    成語出處: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夢之游;虎斗龍爭,又見戰征之事。”
    406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成語拼音: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語解釋:
    昆山:昆岡,古代產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塊玉。比喻科舉考試中的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成語出處:
    《晉書·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407

    根連株拔

    成語拼音:
    gēn lián zhū bá
    成語解釋:
    連根拔除。
    成語出處: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嚴嵩》:“傳聞二處所抄不及十四五,蓋行賂于權要者十二三,頓寄于親戚者十三四,郿塢久營,兔窟多術,安能根連株拔,風翦霆滅。”
    408

    膏梁子弟

    成語拼音:
    gāo liáng zǐ dì
    成語解釋:
    舊時指官僚、地主、有錢人家的子弟。
    成語出處:
    唐 顏師古《敘》:“若夫縉紳秀彥、膏粱子弟,謂之鄙俚,恥于窺涉,遂使博聞之說,廢而弗明。”
    409

    膏粱子弟

    成語拼音:
    gāo liáng zǐ dì
    成語解釋:
    高粱:肥肉和細糧;泛指精美食品。指習慣于驕奢享樂生活的富貴人家的子弟。
    成語出處:
    唐·顏師古《敘》:“若夫縉紳秀彥、膏粱子弟,謂之鄙俚,恥于窺涉,遂使博聞之說,廢而弗明。”
    410

    根連株逮

    成語拼音:
    gēn lián zhū dǎi
    成語解釋:
    猶株連。
    成語出處:
    《元典章·刑部二·系獄》:“小有詞訴,根連株逮,動至什伯,系累滿途,囹圄成市。”
    411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成語拼音: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
    成語解釋: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412

    孤鸞照鏡

    成語拼音:
    gū luán zhào jìng
    成語解釋:
    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罝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后以“孤鸞照鏡”比喻無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罽賓王結罝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
    413

    告老在家

    成語拼音:
    gào lǎo zài jiā
    成語解釋: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故里。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安度晚年。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一位楊鄉宦到了宮保尚書,賜了全俸,告老在家。”
    414

    裹糧坐甲

    成語拼音:
    guǒ liáng zuò jiǎ
    成語解釋:
    攜帶干糧,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裝,準備迎戰。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軍掩晉上軍。趙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
    415

    官僚主義

    成語拼音:
    guān liáo zhǔ yì
    成語解釋: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成語出處: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416

    功烈震主

    成語拼音:
    gōng liè zhèn zhǔ
    成語解釋: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成語出處:
    宋·李覯《袁州州學記》:“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
    417

    綱目不疏

    成語拼音:
    gāng mù bù shū
    成語解釋:
    比喻法令細密。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劉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于文憲?’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階下綱目不疏。’”
    418

    觀貌察色

    成語拼音:
    guān mào chá sè
    成語解釋:
    觀察臉色以揣測對方的心意。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八奸》:“優笑侏儒,左右近習,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419

    古木參天

    成語拼音:
    gǔ mù cān tiān
    成語解釋:
    參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樹木枝茂葉繁異常高大。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61回:“但見碧峰疊翠,古木參天,千紅萬紫,遍滿幽谷。”
    420

    劌目怵心

    成語拼音:
    guì mù chù xīn
    成語解釋:
    劌:刺傷;怵:驚動。指觸目驚心
    成語出處:
    清 包世臣《再與楊季子書》:“至于秦漢之文,莫不洞達駘宕,劌目怵心。”
    * G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