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開頭 (1579個)

    441

    躬冒矢石

    成語拼音:
    gōng mào shǐ shí
    成語解釋:
    見“躬蹈矢石”。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遼東大捷辭恩疏》:“誠以摧鋒陷城躬冒矢石,本諸將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畫者所可同也。”
    442

    狗馬聲色

    成語拼音:
    gǒu mǎ shēng sè
    成語解釋:
    良犬、駿馬、音樂、女色。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宣州新建御書閣記》:“謂雖極天下之貴,而退朝燕息,從容娛樂者,獨在于是,狗馬聲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443

    劌目鉥心

    成語拼音:
    guì mù shāng xīn
    成語解釋:
    猶言嘔心瀝血。
    成語出處: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
    444

    顧名思義

    成語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成語解釋:
    顧: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稱呼;義:意義;含義。看到名稱就可聯想到它的含義。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昶傳》:“故以玄默沖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
    445

    戤米囤餓殺

    成語拼音:
    gài mǐ tún è shā
    成語解釋:
    戤:依靠;囤:盛糧食的器物。依著米囤挨餓。比喻守財自苦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徒然守著他,救不得饑餓。真是戤米囤餓殺了。”
    446

    公門桃李

    成語拼音:
    gōng mén táo lǐ
    成語解釋:
    公:對人的尊稱。尊稱某人引進的后輩、栽培的學生。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唐紀則天順圣皇后久視元年》:“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447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成語拼音: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āng
    成語解釋: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
    成語出處: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難逢夫》:“王定拜別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448

    刮目相待

    成語拼音:
    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49

    刮目相見

    成語拼音:
    guā mù xiāng jiàn
    成語解釋:
    見“刮目相待”。
    成語出處: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況時閱數載,諸君較昔當必長足之進步矣。”
    450

    鬼迷心竅

    成語拼音:
    guǐ mí xīn qiào
    成語解釋:
    竅:孔穴。古人認為心有好幾竅;竅不通;人就糊涂。鬼迷住了心竅。比喻受錯誤認識支配而糊涂。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61回:“一時鬼迷心竅,后悔不及。”
    451

    官迷心竅

    成語拼音:
    guān mí xīn qiào
    成語解釋:
    指人一心想當官到了癡迷的地步
    成語出處:
    452

    弓馬嫻熟

    成語拼音:
    gōng mǎ xián shú
    成語解釋:
    十分熟練拉弓射箭與馬術。指人善于騎射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賊巢。更兼他深通武藝,弓馬嫻熟。”
    453

    革面洗心

    成語拼音:
    gé miàn xǐ xīn
    成語解釋:
    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重新做人。
    成語出處:
    《周易 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454

    高明遠見

    成語拼音:
    gāo míng yuǎn jiàn
    成語解釋:
    高明:精明高妙。指見識精明高遠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遠見的,不消鄉民多說。”
    455

    高明遠識

    成語拼音:
    gāo míng yuǎn shí
    成語解釋:
    高明:(見解或技能)高超。遠識:遠大的眼光。指見識高遠。亦作“高明遠見”。
    成語出處:
    宋·錢世昭《錢氏私志·蔡魯公》:“公高明遠識,洞鑒古今,知國家之事,必至于斯乎?”
    456

    沽名邀譽

    成語拼音:
    gū míng yāo yù
    成語解釋:
    沽:通“酤”,買;邀:求得。以不正當的手法博取名譽
    成語出處:
    《清史稿·邁柱傳》:“若此稅不當收,潢當請豁免,何得以公指代完,沽名邀譽?”
    457

    沽名要譽

    成語拼音:
    gū míng yào yù
    成語解釋:
    猶沽名釣譽。
    成語出處:
    《朱子語類》卷四二:“子張問聞與達一章,達是躬行實踐做出來底,聞是沽名要譽底。”
    458

    狗馬之心

    成語拼音:
    gǒu mǎ zhī xīn
    成語解釋:
    像犬馬一樣對主人忠心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汲黯傳》:“臣常有狗馬之心。”
    459

    敢怒不敢言

    成語拼音:
    gǎn nù bù gǎn yán
    成語解釋:
    敢:膽量大;言:說。內心憤怒但不敢說出來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三回:“正是啞子吃黃連,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460

    高睨大談

    成語拼音:
    gāo nì dà tán
    成語解釋:
    睨:視。眼睛看著上面,在發議論。形容舉動言論氣慨不凡。
    成語出處:
    漢 張衡《應間》:“方將師天老而友地典,與之乎高睨而大談。”
    * G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