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開頭 (1579個)
-
381
改梁換柱
- 成語拼音:
- gǎi liáng huàn z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變事物的內容或事情的性質。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文藝論集讀·梁任公〈墨子新社會之組織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這種宗教的循環論證不足以滿足我們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極力在用改梁換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觀念改移到另一個較為好看一點的節目上去。”
-
382
宮鄰金虎
- 成語拼音:
- gōng lín jīn hǔ
- 成語解釋:
-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貪婪如金之堅,兇惡如虎之猛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漢官儀》:“不制之臣,相與比周,比周者宮鄰金虎。宮鄰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進,與君為鄰。”
-
383
膏粱錦繡
- 成語拼音:
- gāo liáng jǐn xiù
- 成語解釋:
- 同“膏粱文繡”。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于膏粱錦繡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
-
384
管蠡窺測
- 成語拼音:
- guǎn lǐ kuī cè
- 成語解釋:
- 窺:從小孔中看物。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片面,見識短淺
- 成語出處:
- 明·胡應麟《詩藪·唐下》:“唐以來選詩不下數十家,皆管蠡窺測,刊落靡蕪,獨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禮氏。”
-
385
歸老林泉
- 成語拼音:
- guī lǎo lín quán
- 成語解釋:
- 林泉:山林泉石勝境。指回到幽雅處所,度過晚年
- 成語出處:
- 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趙雄因見滿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辭朝而回,歸老林泉。”
-
386
怪力亂神
- 成語拼音:
- guài lì luàn shén
- 成語解釋:
- 指關于怪異、勇力、叛亂、鬼神之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 “子不語怪、力、亂、神。”
-
387
歸老林下
- 成語拼音:
- guī lǎo lín xià
- 成語解釋:
- 指回到幽雅處所,度過晚年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翩翩》:“大業已歸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攜佳孫美婦歸,喜如獲寶。”
-
388
國利民福
- 成語拼音:
- guó lì mín fú
- 成語解釋:
- 利:利益。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5回:“如車有轍,如舟有舵,無旁撓,無中阻,以專趨國利民福之一途。”
-
389
瓜連蔓引
- 成語拼音:
- guā lián màn yǐ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事上輾轉牽連。
- 成語出處:
- 明 劉若愚《酌中志 憂危竑議后記》:“四明藉此挑激圣怒,瓜連蔓引,是以擯李太宰,逮周嘉慶。”
-
390
膏粱年少
- 成語拼音:
- gāo liáng nián shǎo
- 成語解釋:
- 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王僧虔傳》:“汝膏粱年少,何患不達,不鎮之以靜,將恐貽譏。”
-
391
龜龍片甲
- 成語拼音:
- guī lóng piàn jiǎ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
- 成語出處:
- 唐·張懷瓘《書議》:“麟鳳一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錄。”
-
392
鬼爛神焦
- 成語拼音:
- guǐ làn shén jiāo
- 成語解釋:
- 形容火災慘烈,眾多的人被燒死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393
高壘深塹
- 成語拼音:
- gāo lěi shēn qiàn
- 成語解釋:
- 壘:軍營四周的堡寨;塹:壕溝。高高的堡壘,深深的護城河。形容防衛堅固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郎中鄭忠乃說止漢王,使高壘深塹,勿與戰。”
-
394
歸老田間
- 成語拼音:
- guī lǎo tián jiān
- 成語解釋:
- 指回到幽雅處所,度過晚年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辭職,還是歸老田間罷。”
-
395
歸老菟裘
- 成語拼音:
- guī lǎo tú qiú
- 成語解釋:
- 菟裘:古地名。指歸老于菟裘。現指退隱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矣。”
-
396
鶻侖吞棗
- 成語拼音:
- gǔ lún tūn zǎo
- 成語解釋:
- 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正是鶻侖吞棗。”
-
397
膏粱紈绔
- 成語拼音:
- gāo liáng wán kù
- 成語解釋:
- 膏粱:肥肉和細糧。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 成語出處:
-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晉懷帝》:“晉武分諸王使典兵,晉不競矣。彼皆膏粱紈绔之子也。”
-
398
歌樓舞榭
- 成語拼音:
- gē lóu wǔ xiè
- 成語解釋:
- 榭:建筑在高臺上的房屋。為歌舞娛樂而設立的堂或樓臺。泛指歌舞場所。
- 成語出處:
- 唐·呂令問《云中古城賦》:“歌臺舞榭,月殿云堂。”
-
399
膏粱文繡
- 成語拼音:
- gāo liáng wén xiù
- 成語解釋:
- 指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亦泛指精細貴重的東西。語本《孟子·告子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趙岐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
- 成語出處:
- 語本《孟子 ·告子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岐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
-
400
孤履危行
- 成語拼音:
- gū lǚ wēi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行為孤高獨特。
- 成語出處:
- 明·李東陽《冰玉齋記》:“若明仲者,雄談博辯而人不以為狂,志高遠慮而人不以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為異。”
* G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