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581

    悲憤填膺

    成語拼音:
    bēi fèn tián yīng
    成語解釋:
    填:充填;塞滿;膺:胸。悲痛和憤怒充滿胸膛。
    成語出處:
    清 傷時子《蒼鷹擊》第六折:“草頭朝露,貴賤都虛度。悲憤填膺莫訴,壯懷孤負。”
    582

    不共戴天

    成語拼音:
    bù gòng dài tiān
    成語解釋:
    共:共同;戴:頂著。不跟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極深;誓不兩立。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583

    悲歌慷慨

    成語拼音:
    bēi gē kāng kǎi
    成語解釋:
    指激昂高歌,以抒發感慨。形容壯烈的氣概
    成語出處:
    宋 謝翱《登西臺慟哭記》:“悲歌慷慨,卒不負其言而從之游。”
    584

    不可終日

    成語拼音:
    bù kě zhōng rì
    成語解釋:
    終日:從早到晚;整天。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局勢危急或中惶恐不安。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
    585

    不期而然

    成語拼音:
    bù qī ér rán
    成語解釋:
    期:料想;然:如此。沒有想到會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宋 王楙《野客叢書》:“蓋其平日讀外祖太史公記,故發于詞旨,不期而然。”
    586

    勃然變色

    成語拼音:
    bó rán biàn sè
    成語解釋: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曰:‘君有大過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
    587

    白日見鬼

    成語拼音:
    bái rì jiàn guǐ
    成語解釋: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588

    不識好歹

    成語拼音:
    bù shí hǎo dǎi
    成語解釋:
    歹:壞。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6回:“你這潑猴,不識好歹!”
    589

    不甚了了

    成語拼音:
    bù shèn liǎo liǎo
    成語解釋:
    甚:很;了了:明白。對事情不很明白;不大清楚。
    成語出處:
    《北齊書 永安王浚傳》:“文宣末年多酒,浚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識解頓進。’”
    590

    不識抬舉

    成語拼音:
    bù shí tái jǔ
    成語解釋:
    識:知道;抬舉:稱贊;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視別對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舉”。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4回:“這和尚好不識抬舉。”
    591

    屏聲息氣

    成語拼音:
    bǐng shēng xī qì
    成語解釋:
    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形容恭敬畏懼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只見兩三個小丫頭都在這里,屏聲息氣齊齊的伺候著。”
    592

    白頭之嘆

    成語拼音:
    bái tóu zhī tàn
    成語解釋:
    指婦女被遺棄而作晚景凄涼之嘆。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見棄,使妾有白頭之嘆。”
    593

    百聞不如一見

    成語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語解釋: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多聽不如親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594

    霸王風月

    成語拼音:
    bà wáng fēng yuè
    成語解釋:
    比喻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幽雅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今主上催花,與眾不同,能用火攻,可謂‘霸王風月’了。”
    595

    把玩無厭

    成語拼音:
    bǎ wán wǔ yàn
    成語解釋:
    拿著賞玩,不覺厭倦。
    成語出處:
    漢 陳琳《為曹洪與世子書》:“得九月二十日書讀之,喜笑把玩無厭。”
    596

    白云孤飛

    成語拼音:
    bái yún gū fēi
    成語解釋:
    比喻客居他鄉,思念父母。
    成語出處:
    《舊唐書 狄仁杰傳》:“其親在河陽別業,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597

    不知高低

    成語拼音:
    bù zhī gāo dī
    成語解釋:
    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洞賓見了,叫聲好,不知高低。”
    598

    不知就里

    成語拼音:
    bù zhī jiù lǐ
    成語解釋:
    就里:其中,內情。不知道內幕。
    成語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四卷:“你尋思,甚做處,不知就里,直恁沖沖怒?”
    599

    不知所以

    成語拼音:
    bù zhī suǒ yǐ
    成語解釋: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為什么會是這樣。形容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成語出處:
    唐 張彥遠《法書要錄 購蘭亭序》:“遽見追呼,不知所以。”
    600

    敝帚自珍

    成語拼音:
    bì zhǒu zì zhēn
    成語解釋:
    敝:破的;壞了;珍:愛惜。把自己家的破掃帚看成價值千金的寶貝;很愛惜。比喻東西雖差;自己卻非常珍惜。
    成語出處:
    宋 陸游《秋思》:“遺簪見取終安用,弊帚雖微亦自珍。”
    * 人物心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