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561

    雪泥鴻爪

    成語拼音:
    xuě ní hóng zhǎo
    成語解釋:
    指鴻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下的痕跡。鴻:鴻雁。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562

    血氣方剛

    成語拼音:
    xuè qì fāng gāng
    成語解釋:
    形容年輕精力正旺盛。血氣:指精力;方:正;剛:旺盛。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563

    行若無事

    成語拼音:
    xíng ruò wú shì
    成語解釋:
    在緊急關頭;態度鎮靜;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若:好像。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萬太尊說罷,行若無事。”
    564

    膝行肘步

    成語拼音:
    xī xíng zhǒu bù
    成語解釋:
    膝蓋和胳膊肘著地行走;匍匐而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與別平起平坐。
    成語出處:
    唐·王勃《山亭思友序》:“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565

    相知恨晚

    成語拼音:
    xiāng zhī hèn wǎn
    成語解釋:
    相知:相互了解。認識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兩相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
    566

    鴉飛鵲亂

    成語拼音:
    yā fēi què luàn
    成語解釋:
    ①猶言絮絮咶耳。②形容紛亂。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山歌·魚船婦打生相罵》:“一張嘴嘗是鴉飛鵲亂,久慣是牛皮鳥筋。”
    567

    義憤填膺

    成語拼音:
    yì fèn tián yīng
    成語解釋:
    膺:胸。正義的憤恨充滿了胸膛。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江淹《恨賦》:“置酒欲飲,悲來填膺。”
    568

    移山填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tián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山岳,填平大海。指仙術法力高超。現多比喻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俺眾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盡枯干,教你無處潛藏。”
    569

    游山玩水

    成語拼音:
    yóu shān wán shuǐ
    成語解釋:
    山、水:指風景。游覽和觀賞山水風景。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韶州云門山文偃禪師》:“問:‘如何是學自己?’師曰:‘游山玩水去。’”
    570

    依依惜別

    成語拼音:
    yī yī xī bié
    成語解釋:
    依依:留戀且不忍分離的樣子;惜別:舍不得分別。形容十分留戀;舍不得分開。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舟中對月》:“百壺載酒游凌云,醉中揮袖別故,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571

    遠走高飛

    成語拼音:
    yuǎn zǒu gāo fēi
    成語解釋:
    向遠處走;向高處飛。多指擺脫困境;尋找光明的前途。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卓茂傳》:“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間邪?”
    572

    以紫亂朱

    成語拼音:
    yǐ zǐ luàn zhū
    成語解釋:
    比喻將奸佞小當作廉潔公正的君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573

    置水之情

    成語拼音:
    zhì shuǐ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表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龐參傳》:“棠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于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574

    終天之恨

    成語拼音:
    zhōng tiān zhī hèn
    成語解釋:
    到死的時候也不能消除的憾恨。終天:終身。
    成語出處:
    明 歸有光《震川集 請敕命事略》:“及先之方歿,而始獲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祿養,所以為終天之恨也。”
    575

    壯志凌云

    成語拼音: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成語解釋:
    宏偉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形容志向十分遠大。
    成語出處:
    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凌云之志。”
    576

    自知之明

    成語拼音:
    zì zhī zhī míng
    成語解釋:
    自己了解自己這樣的明智。指對自己的(優)缺點了解得透徹。明:明智。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者智也,自知者明。”
    577

    按捺不住

    成語拼音:
    àn nà bù zhù
    成語解釋: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動、憤怒等感情無法抑制。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不想遇著許仙……按捺不住,一時冒犯天條。”
    578

    安閑自在

    成語拼音:
    ān xián zì zài
    成語解釋:
    安靜清閑,自由自在。形容清閑無事。
    成語出處:
    明 李贄《焚書 預約 早晚禮儀》:“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579

    把臂入林

    成語拼音:
    bǎ bì rù lín
    成語解釋:
    把:指挽著;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親熱。舊指相偕歸隱。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謝公道:‘豫章若遇七賢,必自把臂入林。’”
    580

    悲不自勝

    成語拼音:
    bēi bù zì shèng
    成語解釋: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平帝紀》:“太后因號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勝。”
    * 人物心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