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成語 (1980個)
-
841
敗不旋踵
- 成語拼音:
- bài bù xuán zhǒ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敗。旋踵,轉動一下腳后跟。
- 成語出處:
- 唐 盧照鄰《三國論》:“然而喪師失律,敗不旋踵,奔波謙瓚之間,羈旅袁曹之手,豈拙于用武,將遇非常敵乎?”
-
842
不辨真偽
- 成語拼音:
- bù biàn zhēn wěi
- 成語解釋:
- 辨:分辨。偽:虛假。無法辨別真的和假的。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九回:“晉文公先年過曹,曹人多有識得的,其夜倉卒不辨真偽。”
-
843
白白朱朱
- 成語拼音:
- bái bái zhū zhū
- 成語解釋:
- 朱:正紅色。白的白,紅的紅。指色彩各異的花木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感春三首》詩:“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
844
博采眾議
- 成語拼音:
- bó cǎi zhòng yì
- 成語解釋:
- 博:廣;議:建議。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登傳》:“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采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
-
845
寶刀不老
- 成語拼音:
- bǎo dāo bù l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并沒減退。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0回:“張郃出馬,見了黃忠,笑曰:‘你許大年紀,猶不識羞,尚欲出陣耶?’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846
不遑寧息
- 成語拼音:
- bù huáng níng xī
- 成語解釋:
- 沒有閑暇的時間過安寧的日子。指忙于應付繁重或緊急的事務。同“不遑寧處”。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書 韋曜傳》:“故勉精歷操,晨興夜寐不遑寧息,經之以歲月,累之以日力。”
-
847
百舉百捷
- 成語拼音:
- bǎi jǔ bǎi jié
- 成語解釋:
-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同“百舉百全”。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周魴傳》:“魴生在江淮,長于時事,見其便利,百舉百捷。”
-
848
百舉百全
- 成語拼音:
- bǎi jǔ bǎi quán
- 成語解釋:
-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郭嘉傳》:“夫智者審于量主,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
849
百里才
- 成語拼音:
- bǎi lǐ cái
- 成語解釋:
-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龐統傳》:“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
-
850
避李嫌瓜
- 成語拼音:
- bì lǐ xián guā
- 成語解釋:
-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851
百里之才
- 成語拼音:
- bǎi lǐ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7回:“龐士元非百里之才。”
-
852
不謀而同
- 成語拼音:
- bù móu ér tóng
- 成語解釋:
- 謀:商量。事先沒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請上尊號表》:“考其所陳,中于義理,天人合愿,不謀而同。”
-
853
不求聞達
- 成語拼音:
- bù qiú wén dá
- 成語解釋:
- 聞:有名望;達:顯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
-
854
拔十得五
- 成語拼音:
- bá shí dé wǔ
- 成語解釋:
- 想選拔十個,結果只選得五個。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張九齡傳》:“夫吏部尚書、侍郎,以賢而授者也,豈不能知人?如知之難,拔十得五,斯可矣。”
-
855
拔十失五
- 成語拼音:
- bá shí shī wǔ
- 成語解釋:
- 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書 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
856
并威偶勢
- 成語拼音:
- bìng wēi ǒu shì
- 成語解釋:
- 指聚集聲威勢力。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袁紹傳》:“謂為將軍心合意同,混齊一體,必當并威偶勢,御寇寧家。”
-
857
把薪助火
- 成語拼音:
- bǎ xīn zhù huǒ
- 成語解釋:
- 把:握住;薪:柴火。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患,不但于事無補,反而使事態擴大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2回:“今求軍馬錢糧,切不可與。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
858
撥云霧見青天
- 成語拼音:
- bō yún wū jiàn q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只有推開密布的云霧才能看到湛湛藍天。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撥云霧而見青天!”
-
859
不足介意
- 成語拼音:
- bù zú jiè yì
- 成語解釋:
- 不值得放在心上。
- 成語出處:
- 明 陶宗儀《輟耕錄 落水蘭亭》:“大風覆舟,行李皆淹溺無余,彝齋立淺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蘭亭》在此,馀不足介吾意也。”
-
860
別作良圖
- 成語拼音:
- bié zuò liáng tú
- 成語解釋:
- 另作好的打算。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