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的成語 (1980個)

    881

    膽大如斗

    成語拼音:
    dǎn dà rú dǒu
    成語解釋:
    形容膽量極大。
    成語出處:
    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882

    躲躲閃閃

    成語拼音:
    duǒ duǒ shǎn shǎn
    成語解釋:
    躲避閃開,以免遇到某些情況。亦形容遮遮蓋蓋,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人于是躲躲閃閃,聯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國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覺無窮丑態。”
    883

    東蕩西除

    成語拼音:
    dōng dàng xī chú
    成語解釋:
    指四處征伐。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884

    東道主

    成語拼音:
    dōng dào zhǔ
    成語解釋: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885

    大鍋飯

    成語拼音:
    dà guō fàn
    成語解釋:
    用大鍋燒的供很多人吃的飯菜。比喻分配上的極端平均主義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卷第四章:“像黃原這樣的貧困山區,如果不砸爛大鍋飯,實行生產責任制,就不可能尋找另外的出路。”
    886

    道合志同

    成語拼音:
    dào hé zhì tóng
    成語解釋:
    謂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成語出處:
    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至陋也。及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
    887

    大吉大利

    成語拼音:
    dà jí dà lì
    成語解釋:
    非常吉祥、順利。舊時用于占卜和祝福。
    成語出處:
    巴金《家》:“老太爺因為覺群在堂屋里說了不吉利的話,便寫了‘童言無忌,大吉大利’的紅紙條,拿出來貼在門柱上。”
    888

    東家丘

    成語拼音:
    dōng jiā qiū
    成語解釋:
    丘:孔丘。孔子的西鄰不知孔子的學問,稱孔子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了解
    成語出處:
    晉·陳壽《國志·魏志·邴原傳》:“原從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別傳》:“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
    889

    道盡途殫

    成語拼音:
    dào jìn tú dān
    成語解釋:
    同“道盡涂窮”。
    成語出處:
    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涂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890

    道盡涂窮

    成語拼音:
    dào jìn tú qióng
    成語解釋:
    謂無路可走,陷于絕境。
    成語出處:
    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涂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891

    堤潰蟻穴

    成語拼音:
    dī kuì yǐ xué
    成語解釋: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成語出處:
    國魏·應璩《雜詩》:“細微可不慎,堤潰自蟻穴。”
    892

    顛毛種種

    成語拼音:
    diān máo zhǒng zhǒng
    成語解釋:
    指衰老。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昭公年》:“余發如此種種,余奚能為?”
    893

    丹青不渝

    成語拼音:
    dān qīng bù yú
    成語解釋: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種顏料,不易褪色。始終不渝,光明顯著。
    成語出處:
    國·魏·阮籍《詠懷》詩:“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894

    蕩氣回腸

    成語拼音:
    dàng qì huí cháng
    成語解釋:
    形容音樂或文辭婉轉動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強烈。蕩;搖蕩。回;回旋。
    成語出處:
    國 魏 曹丕《大墻上蒿行》:“女娥長歌,聲協宮商,感心動耳,蕩氣回腸。”
    895

    豆萁燃豆

    成語拼音:
    dòu qí rán dòu
    成語解釋:
    比喻兄弟相殘。
    成語出處:
    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96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成語拼音: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成語解釋:
    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魏志 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897

    答問如流

    成語拼音:
    dá wèn rú liú
    成語解釋:
    答:回答。形容答對流暢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86回:“此時秦宓語言清朗,答問如流,滿座皆驚。”
    898

    等閑視之

    成語拼音:
    děng xián shì zhī
    成語解釋:
    等閑:無關緊要;之:它。把它看得無關緊要;不加重視。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國演義》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
    899

    大雨滂沱

    成語拼音:
    dà yǔ páng tuó
    成語解釋:
    滂沱:雨大而多的樣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行了數日,忽值大雨滂沱。
    900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成語拼音: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語解釋:
    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成語出處:
    國·魏·曹植《矯志》“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 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