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成語 (1980個)
-
861
不知所言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suǒ yán
- 成語解釋:
- 見“不知所云”。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
862
炳燭夜游
- 成語拼音:
- bǐng zhú yè yóu
- 成語解釋:
- 炳:點燃。珍惜光陰。比喻及時行樂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
-
863
伯仲之間
- 成語拼音:
- bó zhòng zhī jiān
- 成語解釋:
- 伯仲:兄弟長幼的順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們一樣。比喻不相上下。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論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
-
864
成敗利鈍
- 成語拼音:
- chéng bài lì dùn
- 成語解釋:
- 利:鋒利;順利;鈍:不鋒利;不順利。指事業的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挫折。泛指處事的各種情況和結果。也作“成敗得失”。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865
才薄智淺
- 成語拼音:
- cāi bó zhì qiǎn
- 成語解釋:
- 薄:淺薄。形容人的才智淺薄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8回:“某才薄智淺,不稱其職。”
-
866
出處殊途
- 成語拼音:
- chū chǔ shū tú
- 成語解釋:
- 見“出處殊涂”。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八:“出處殊途,俯仰異容。瞻嘆古烈,思邁高蹤。”
-
867
車殆馬煩
- 成語拼音:
- chē dài mǎ fán
- 成語解釋:
- 殆:通“怠”,疲乏;煩:煩躁。形容旅途勞頓。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
868
重規迭矩
- 成語拼音:
- chóng guī dié jǔ
- 成語解釋:
-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
869
豺狼當路
- 成語拼音:
- chái láng dāng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杜襲傳》:“方今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
-
870
沉李浮瓜
- 成語拼音:
- chén lǐ fú guā
- 成語解釋:
- 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
871
長驅直進
- 成語拼音:
- cháng qū zhí jìn
- 成語解釋:
- 猶言長驅直入。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壽春,以窺許洛,此萬世一時也。”
-
872
摧身碎首
- 成語拼音:
- cuī shēn suì shǒu
- 成語解釋:
- 即粉身碎骨。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謝封甄城王表》:“臣愚駑垢穢,才質疵下,過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
873
赤體上陣
- 成語拼音:
- chì tǐ shàng zhèn
- 成語解釋:
- 陣:指戰場。光著膀子上陣交戰。比喻不顧一切,勇敢戰斗。也比喻公然跳出來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9回:“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
874
醋壇子
- 成語拼音:
- cù tán zǐ
- 成語解釋:
- 裝醋的壇子,指在男女關系上嫉妒心很強的人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壇子,可就要砸鍋了。”
-
875
沉吟不決
- 成語拼音:
- chén yīn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為猶豫;決:決斷。形容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決,遂上升天。”
-
876
沉吟未決
- 成語拼音:
- chén yīn wèi jué
- 成語解釋:
-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為猶豫;決:決斷。形容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決,遂上升天。
-
877
得不補失
- 成語拼音:
- dé bù bǔ shī
- 成語解釋:
- 見“得不償失”。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權遂征夷州,得不補失。”
-
878
淡泊明志
- 成語拼音:
- dàn bó míng zhì
- 成語解釋:
- 淡泊:生活儉樸;不追求名利;過寧靜儉樸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879
豆重榆瞑
- 成語拼音:
- dòu chóng yú míng
- 成語解釋:
- 原指多吃大豆使人發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難改。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稽康《養生論》:“豆令人重,榆令人瞑。”
-
880
大大咧咧
- 成語拼音:
- dà dà liē liē
- 成語解釋:
- 形容待人處事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3回:“忽見由南往北來了數十頭牛,大大咧咧地趕著牛,牛上騎著三個小孩子。”
* 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