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百里之才的意思 百里之才的讀音和出處

    • bǎi
    • zhī
    • cái
    成語名稱:
    百里之才
    成語拼音:
    [bǎi lǐ zhī cái]
    成語解釋: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7回:“龐士元非百里之才。”
    成語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賓語;稱才能平常的人
    結構類型:
    偏正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百裏之才
    英文翻譯:
    A talent of a hundred miles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百里之才”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百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三國志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百里 方圓 才能 治理 地區 人才

    成語百里之才

    “百里之才”的單字解釋

    】:表示很多:百草。百貨。百科全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精神百倍。百聞不如一見。
    】:[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1.才能:德才兼備。多才多藝。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來就要走?5.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他說星期三動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風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后怎樣(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發生新情況,本來并不如此:經他解釋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數量小,次數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這個工廠開辦時才幾十個工人。別人一天干的活兒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強調所說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麥子長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百里之才”的近義詞

    “百里之才”的相關成語

    “百里之才”的關聯成語

    “百里之才”造句

    蜀丞相諸葛亮曾言徐庶的道德高尚,非百里之才

    “龐士元非百里之才,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

    百里之才是怎么被秦君發現的?

    府君手下百里之才處處皆是,奈何獨勞我一腐朽之人。

    賈大人才智高絕,遠非百里之才,他日定能高升州郡!

    這時,諸葛亮出面為蔣琬求情,他說蔣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勸劉備重用蔣琬,使劉備對蔣琬刮目相看。

    * 百里之才的意思 百里之才的成語解釋 百里之才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