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唐代詩人大全

    [唐代] 賀遂涉 賀遂涉簡介與生平

    生卒年不詳。歷任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主客郎中等職。事跡散見《唐詩紀事》卷二〇,《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一二、二五,《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二。《全唐詩》存其《嘲趙謙光》詩1首。謙光乃高宗咸亨中進士。

    黃損頭像 [唐代] 黃損 黃損簡介與生平

    黃損,字益之,五代時期南漢朝連州(今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江鎮)人,官至尚書左仆射(一品)。是最早遷入連陽地區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靜福山筑一室攻讀于期間,書室題額為“天衢吟嘯”留有詩集《桂香集》,今存詩四首。

    [唐代] 張漸 張漸簡介與生平

    張漸,循之從子也。天寶中,楊國忠辟為幕佐。與竇華、宋昱、鄭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學士。國忠敗,坐誅。詩一首。

    [唐代] 周利用 周利用簡介與生平

    周利用,中宗時,與御史大夫鄭惟忠同送金城公主和蕃。詩一首。

    [唐代] 鄭颋 鄭颋簡介與生平

    為王世充御史大夫。太宗圍城時,乞為浮屠,世充惡而殺之。詩一首。

    [唐代] 楊奇鯤 楊奇鯤簡介與生平

    楊奇鯤(?—883)鯤一作混、肱。白族,唐時南詔葉榆(今云南大理北)人。南詔宰相、詩人。曾任南詔布燮(清平官名稱)。

    [唐代] 趙冬曦 趙冬曦簡介與生平

    趙冬曦,(6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晉縣)人。進士。開元初,累遷中書舍人內供奉,國子祭酒。工正書,景云二年(七一一)褚慶文所撰唐勝業寺雙彌勒像碑,為其所書。《唐書本傳、金石錄》。

    [唐代] 張文琮 張文琮簡介與生平

    字不詳,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書寫,筆不釋手。貞觀中,為治書侍御史。永徽初,獻文皇帝頌,優制襃美。拜戶部侍郎神龍中,累遷工部尚書,兼修國史。韋后臨朝,詔同中書門下三品。旬日,出為絳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書志及舊唐書本傳)行于世。

    [唐代] 高正臣 高正臣簡介與生平

    [唐]廣平(今安徽宿縣)人。志廉子。官至少卿。善正、行、草書,習右軍(王羲之)法,唐太宗甚愛其書。自任潤州、湖州、筋骨漸備;任申、邵等州,體法又變。上元三年唐高宗撰唐明征君碑,即為正臣行書。金陵(今南京)亦有其書。字畫殊有歐、虞遺風。《書斷、東觀余論、書史會要》個人作品。

    [唐代] 賈馳 賈馳簡介與生平

    賈馳,唐朝,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初前后在世。自負才質,久困名場。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始獲第一。

    李元纮頭像 [唐代] 李元纮 李元纮簡介與生平

    李元纮(?-733年),字大綱,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滑州(今河南滑縣),唐朝宰相,殿中監李道廣之子。李元纮本姓丙,曾祖時獲賜李姓。[1] 早年歷任涇州司兵參軍、雍州司戶參軍、好畤縣令、潤州司馬、萬年縣令、京兆尹、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戶部侍郎。開元十四年(726年),李元纮以中書侍郎之職拜相,授同平章事,并封清水縣男。他擔任宰相三年,因與同僚杜暹不和,被罷為曹州刺史,后又調任蒲州刺史,因病致仕。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李元纮病逝,追贈太子少傅,謚號文忠。

    [唐代] 尉遲汾 尉遲汾簡介與生平

    尉遲汾,德宗貞元十七年(801)與韓愈同游洛北惠林寺。時方應進士試,韓愈致書試官,以出群之才薦。

    [唐代] 盧景亮 盧景亮簡介與生平

    盧景亮(?—806),字長晦,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少孤,有志義,書無不覽。大歷六年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授校書郎,十一年為荊南節度使張延賞掌書記、枝江尉,建中元年入為右補闕,貞元四年貶朗州司馬,量移為和州別駕,永貞元年召為尚書郎,元和元年遷中書舍人,卒。《新唐書》卷164有傳。

    [唐代] 劉駕 劉駕簡介與生平

    劉駕,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與曹鄴友善,俱工古風。鄴先及第,不忍先歸,待于長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歸越中。時國家承平,獻樂府十章,帝甚悅。累歷達官,終國子博士。其詩敢于抨擊統治階級的腐化昏庸,能夠反映民間疾苦。辛文房稱其“詩多比興含蓄,體無定規,興盡即止,為時所宗。”(《唐才子傳》卷七)其詩較有社會內容,如《反賈客樂》反映農民疾苦,《有感》抨擊邊將腐化,《棄婦》表現對被遺棄婦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較好的作品。《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詩集一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事跡見其《唐樂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

    [唐代] 王晙 王晙簡介與生平

    王晙(653年-732年),滄州景城(今河北滄縣)人,唐朝宰相、名將。王晙明經出身,授清苑縣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縣令,在任桂州都督時,興修水利,開墾屯田,深得百姓愛戴。后來,王晙歷任鴻臚少卿、朔方軍副大總管、安北大都護、太仆少卿、隴右群牧使。開元二年(714年),王晙率二千兵馬襲破入侵的吐蕃軍,因功加為銀青光祿大夫,進封并州大都督府長史,賜爵清源縣男。四年(716年),王晙平定突厥降戶叛亂,升任左散騎常侍、朔方行軍大總管,加封御史大夫。九年(721年),王晙鎮壓胡人康待賓叛亂,進爵清源縣公,但不久因胡人再叛,被貶為梓州刺史。后起復為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此后,王晙歷任吏部尚書兼太原尹、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軍節度大使、蘄州刺史、戶部尚書。開元二十年(732年),王晙去世,追贈尚書左丞相,謚號忠烈。

    [唐代] 楊賁 楊賁簡介與生平

    生卒年均不詳,約明太祖洪武中前后在世。出身宦族。工作曲。永樂初,為趙府紀善。

    [唐代] 石召 石召簡介與生平

    石召,漢,詩人,生平無考。《宋史·藝文志七》著錄其集1卷,已逸。《全唐詩》存其詩2首,《早行遇雪》出《萬首唐人絕句》卷一〇〇,《送人歸山》出處不詳。

    [唐代] 陳標 陳標簡介與生平

    [唐](約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長慶二年,(公元八二二年)登進士第。終侍御史。標所作詩,今僅見存于全唐詩者十二首。

    李渤頭像 [唐代] 李渤 李渤簡介與生平

    唐穆宗即位,召為考功員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權幸,該升則升,該降則降。并上書言宰臣肖免等尸位素餐,平庸誤國,為權臣所顧忌,言其性情粗放,越職言事,出為虔州刺史。長慶元年(821),調任江州刺史。工詩文,書、畫亦皆可喜。卒年五十九。

    [唐代] 李山甫 李山甫簡介與生平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為從事。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詩一卷。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