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人大全

    [唐代] 陳玉蘭 陳玉蘭簡介與生平

    陳玉蘭 生卒年不詳。唐代吳(今江蘇蘇州境內)人王駕之妻。有《寄夫》詩廣為傳頌。

    [元代] 賈固 賈固簡介與生平

    賈固,元(約公元一三六八年前后在世)字伯堅,山東沂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太祖洪武初前后在世。工散曲。官至中書左參政事。

    [唐代] 邵偃 邵偃簡介與生平

    邵偃,男,唐朝時期人物,貞元中進士。

    [宋代] 陳合 陳合簡介與生平

    陳合字維善,號中山。福建長樂東隅人,貫岱邊。淳佑四年 (1244) 甲辰進士。淳佑中,拜翰林學士、國子祭酒、工部尚書、同僉樞密院事,一時敕諭、制冊皆出其手,儕輩咸服其能。后坐廖瑩中事免官歸里。官終宣奉大夫、資政殿學士。合為六平山開山初祖,嘗啟溪山泉石之勝,營造天地四方宇。與太博陳俞、所翁陳容相投契,常優游陶情于六平山水間,并寓居于邑東隅(今東關街儒英巷)。卒謚文惠,葬于光俗里唐官山(今屬營前鎮長限村)。其手書"第一小有洞天",筆力流暢,字跡至今猶存。為縣級保護文物。

    [唐代] 韋蟾 韋蟾簡介與生平

    韋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隱珪,下杜(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人。大中七年登進士及第,辟徐商襄陽掌書記。咸通中,歷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為鄂岳觀察使。咸通末,終尚書左丞。其在襄陽與徐商等唱和詩編為《漢上題襟集》,已佚。《生平事跡見《翰苑群書》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舊唐書》卷一八九、《唐詩紀事》卷五八。蟾所作詩,《全唐詩》今存十首。

    [宋代] 關詠 關詠簡介與生平

    關詠(生卒年不詳)字永言,宋朝官屯田郎中,知湖州、通州。嘉祐八年(1063),以太常少卿知泉州,改光祿卿、秘書監。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六。詞存《迷仙引》一首。《詩話總龜》卷三三引《古今詩話》:“石曼卿(延年)嘗于平陽會中,代作《寄尹師魯》一篇”,“永言乃增其詞為曲,度以《迷仙引》,于是人爭歌之”。

    [宋代] 王嵎 王嵎簡介與生平

    [約公元一一八九年前后在世]字季夷,號貴英,北海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寓居吳興,陸游與之厚善。工詩詞,有北海集二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趙擴頭像 [宋代] 趙擴 趙擴簡介與生平

    宋寧宗趙擴(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趙惇與慈懿皇后李鳳娘的次子。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生于恭王府,次年賜名趙擴,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授予明州觀察使,封英國公,十二年(1185年)三月封平陽郡王,十六年(1189年)三月進封嘉王。紹熙五年(1194年),被立為太子,不久,宋光宗被逼退位,趙擴在韓侂胄、趙汝愚等大臣的擁戴下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慶元”。宋寧宗即位后,任用趙汝愚和韓侂胄為相,趙、韓兩派斗爭激烈。慶元元年(1195年)寧宗罷免了趙汝愚,韓黨專權。次年又定理學為偽學,禁止趙汝愚、朱熹等人擔任官職,參加科舉,是為“慶元黨禁”。嘉泰四年(1204年),寧宗追封岳飛為鄂王,兩年后削去秦檜封爵,打擊了投降派。縱觀宋寧宗時期,大規模宋金戰爭發生了兩次,第一次是開禧二年(1206年)宰相韓侂胄伐金,最終不能戰勝金國,從而簽訂了嘉定和議。第二次宋金戰爭從嘉定十年(1217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嘉定十四年(1221年)三月,戰爭波及了長江上游至下游所有地區,最終宋金雙方都沒能獲勝。嘉定十七年(1224年)9月18日寧宗駕崩于臨安宮中的福寧殿,在位30年,終年57歲,葬會稽永茂陵。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上謚號為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唐代] 司馬退之 司馬退之簡介與生平

    玄宗開元間道士。生平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二三。目前有記載的詩詞在《全唐詩》中存在一首。

    [唐代] 熊曜 熊曜簡介與生平

    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玄宗開元間任臨清尉,干練有才,曾義釋被誣系之囚。與岑參為詩友。事跡散見《元和姓纂》卷一、《封氏聞見記》卷九、《岑嘉州集》卷一。《全唐詩》存詩1首。

    [元代] 班惟志 班惟志簡介與生平

    班惟志,元(約公元一三三o年前后在世)字彥功(一作彥恭),號恕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著名詩人、書法家。

    [唐代] 蘇颋 蘇颋簡介與生平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宋代] 陳道師 陳道師簡介與生平

    陳師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無己,別號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哲宗元佑時,由蘇軾等推薦,為徐州教授,后歷任太學博士、潁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家境困窘。

    [唐代] 扈載 扈載簡介與生平

    扈載,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字仲熙。生于五代后 梁龍德二年(922),卒于五代后周顯德四年(957)。五代后周 廣順二年(952)狀元。授職校書郎,值史館。后遷監察御史。

    [唐代] 丘上卿 丘上卿簡介與生平

    丘上卿,唐朝詩人,字陪之,會昌三年進士第,戶部員外郎。貞元十一年(795)曾為為丘丹碑記德焉。

    邵瑞彭頭像 [清代] 邵瑞彭 邵瑞彭簡介與生平

    邵瑞彭(1887~1937年),一名壽篯(壽錢),字次公,淳安縣富文鄉楂林村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就讀于慈溪浙江省立優級師范學堂,先后加入光復會、同盟會,任同盟會浙江支部秘書。

    李歸唐頭像 [唐代] 李歸唐 李歸唐簡介與生平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字楚嶼,又作魯嶼,號舜水,漢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貢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詔特征,未就,人稱征君。清兵入關后,流亡在外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南明亡后,東渡定居日本,在長崎(qí)、江戶(今東京)授徒講學,傳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學特點是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認為“學問之道,貴在實行,圣賢之學,俱在踐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影響。朱之瑜和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顏元一起被稱為明末清初中國五大學者。并與王陽明、黃梨洲、嚴子陵稱為余姚四先賢。

    [明代] 魏大中 魏大中簡介與生平

    明代“東林前六君子”(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之一,被譽為“大明三百年,忠烈剛強第一人”。生性狷介剛毅,《靜志居詩話》稱其為“骨鯁之臣”。從小家貧,《明史》列傳中說他“自為諸生,讀書砥行”,“家酷貧,意豁如也”。為官后清廉正直,不計個人安危多次諫諍,與權臣斗爭。

    [唐代] 韋道遜 韋道遜簡介與生平

    韋道遜,京兆杜陵人。曾祖肅,隨劉義真渡江。祖崇,自宋入魏,寓居河南洛陽,官至華山太守。道遜與兄道密、道建、道儒并早以文學知名。道遜,武平初尚書左中兵,加通直散騎侍郎,入館,加通直常侍。《全唐詩》收《晚春宴》詩1首,列為世次爵里無考作者。按韋道遜,《北齊書》卷四五有傳,為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寓居河南洛陽。早以文學知名。北齊后主武平初任尚書左中兵,加通直散騎侍郎。入館,加通直常侍。卒年不詳。《全唐詩》誤作唐人收入。

    [宋代] 周起 周起簡介與生平

    周起(970-1028),字萬卿,山東鄒平人。咸平三年進士第二人,初授將作監丞、齊州通判。曾仕尚書禮部侍郎、樞密副使。終禮部侍郎、知汝州。卒溢安惠。宋朝官員,藏書家。 “家藏書至萬余卷,與其弟越,皆以能書為世所稱,每書輒為人取去。“-------《臨川集》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