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人大全

    元絳頭像 [宋代] 元絳 元絳簡介與生平

    元絳(1008—1083),字厚之,錢塘人,一說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學家。祖籍南城縣東興鄉蘇源村(今江西省黎川縣荷源鄉蘇源村)人,祖父元德昭為五代吳越丞相,遂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歲能作詩。以廷試誤賦韻,得學究出身。再舉登第,調江寧推官。遷江西轉運判官,知臺州。儂智高反嶺南,宿軍邕州;絳供軍餉有功。累遷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后罷知潁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豐六年卒,年76,謚“章簡”。著有《玉堂集》、《全宋詞》存其詞2首,《宋詩紀事》存其詩6首。

    [唐代] 孫處玄 孫處玄簡介與生平

    孫處玄,唐時人,長安中征為左拾遺。很擅長寫作文章,嘗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神龍初,功臣桓彥范等用事,處玄遺彥范書,論時事得失,彥范最終沒有采納,于是去官還鄉里。以病卒。

    [元代] 高安道 高安道簡介與生平

    高安道[元](約公元一三二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不詳,約元英宗至治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跡無考。其一生甚為落拓,懷才不遇。工作曲,散布四方。有御史歸莊南呂小曲,已佚。元·鐘嗣成《錄鬼簿》將其列于“方今才人聞名而不相知者”四人之中。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唐代] 郭密之 郭密之簡介與生平

    玄宗開元十九年(731)高適北游薊門,曾拜訪王昌齡、郭密之,留詩去。天寶八年(749)任諸暨令,建義津橋,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頃,便利百姓。事跡見阮元《兩浙金石志》卷二。郭詩刻在浙江青田縣石門洞磨崖上,其詩“古淡近選體”(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五)。《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收詩1首。

    [明代] 石茂華 石茂華簡介與生平

    石茂華(1521—1583),字君采,號毅庵,明中期大臣,益都(今青州)人。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進士,任浚縣(今屑河南)知縣,年僅23歲。處理訴訟案件,人稱公正明斷。黃河泛溢,他親率民工筑堤防洪。任揚州(治今揚州市)知府時,倭寇侵擾江淮地區,他排除嚴嵩義子趙文華的干擾,打退了進犯揚州的倭寇。后又歷任山西按察副使、河南副使、陜西參政、按察使。1567年(隆慶元年)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山西。1573年(萬歷元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陜西三邊軍務。此間,他數次平息了內外的兵亂,受到朝廷褒獎。后升任兵部尚書,掌南京都察院事。在巡察陜西、甘肅地區時,正值這里大饑荒,他奏準朝廷,蠲免徭賦,開倉救災,因操勞成疾,嘔血身亡。贈太子少保,謚“恭襄”。

    [唐代] 苗發 苗發簡介與生平

    苗發 [唐](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 唐代詩人。字、號、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唐玄宗天寶末年間前后在世,潞州壺關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工詩。初為樂平令,授兵部員外郎,遷駕部員外郎。仕終都官郎中。發常與當時名士酬答,但詩篇傳世頗少。

    [宋代] 范曦文 范曦文簡介與生平

    [約公元一二七九年前后在世]字景文,號藥莊,錢唐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末前后在世。太學生,成淳二年,(公元一二六六年)與葉李等上書劾賈似道,似道文致其泥金飾齋,竄禹州。入元,程劇夫薦蔚曦文與趙孟頫于朝,孟應詔,曦文劉迄不受職。(絕妙好詞箋云“以程鉅夫薦,卷江浙懦學提轉長興丞”此從四庫提要)流寓無錫以終。曦文著藥莊廢稿,又有對床夜話五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唐代] 張大安 張大安簡介與生平

    張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樂)人。儀鳳二年(667)拜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受到章懷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罷相,貶為普州刺史,終于橫州司馬任上。

    [唐代] 鄭洪業 鄭洪業簡介與生平

    鄭洪業,年里、生平俱不詳。唐懿宗咸通八年(867)丁亥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同榜有皮日休、韋昭度等人。考官:禮部侍郎鄭愚。

    [唐代] 楊彝 楊彝簡介與生平

    楊彝(1583-1661),字子常,號谷園(谷園),明末常熟人。應社創始人之一,唐市學派創始人,復社眉目。

    [唐代] 劉濟 劉濟簡介與生平

    劉濟(757年-810年),幽州(今北京)人,唐朝藩鎮割據時期任盧龍節度使,忠于朝廷。父親劉怦,原為盧龍節度使朱滔手下的雄武軍使,因忠勇義烈,深受軍心,頗得朱滔信任,累官至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御史大夫、盧龍節度副大使、管內營田觀察、押奚契丹、經略盧龍軍使。朱滔死后,傳位于劉怦,貞元元年九月,劉怦病死,被朝廷追贈為兵部尚書,軍中擁立劉濟繼位,任盧龍節度使。有該人物文獻《劉濟傳》。

    [唐代] 張為 張為簡介與生平

    [唐](約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詳,閩中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嘗于大中十二年,(公元八五八年)游長沙,獲一女奴,惑之幾死。工詩,與周樸齊名。為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又著詩人主客圖,并傳于世。

    [元代] 方伯成 方伯成簡介與生平

    方伯成,生平、里籍均不詳。姓名僅見明·張祿《詞林摘艷》,存世套數一套。

    [唐代] 盧宗回 盧宗回簡介與生平

    盧宗回,生卒年不詳。字望淵,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少時讀書廢寢忘食,善學不倦,同舍生見其所作,嫉之,假他事毆辱。宗回遜謝,恬不與較,由是為鄉黨所重。登元和十年(815年)進士第,官終集賢校理。以父疾歸,卒。事跡散見《唐詩紀事》卷四八、《廣東通志》(《四庫全書》本)卷四四。《全唐詩》存詩1首。

    俞桂頭像 [宋代] 俞桂 俞桂簡介與生平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詩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進士。曾在濱海地區為官,做過知州。他與陳起友善,有詩文往還。他的詩以絕句最為擅長,往往帶著平靜的心境觀照自然,而時有獨到的發現。文字清暢,亦富于詩情畫意。

    [元代] 仇州判 仇州判簡介與生平

    仇州判,其名字、里籍、生平均不詳。今存小令一首。著有小令【中呂】陽春曲 和酸齋《金蓮》。

    [唐代] 陳嶠 陳嶠簡介與生平

    唐泉州莆田人,字延封。幼好學,弱冠能文。僖宗光啟三年進士。釋褐京兆府參軍,后歸閩。王潮兄弟入閩,辟為從事,授大理評事、監察御史,遷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所著表記奏牘凡三百篇。事跡見《南部新書》卷戊。《全唐詩》存斷句4。

    [唐代] 李景儉 李景儉簡介與生平

    李景儉,字寬中,漢中王李瑀之孫。父李褚,官太子中舍。貞元十五年進士,歷任諫議大夫, 性俊朗,博聞強記,頗閱前史,詳其成敗。自負王霸之略,于士大夫間無所屈降。 貞元末,韋執誼、王叔文在太子東宮執事,對他頗重視。永貞元年(805年)八月,唐憲宗李純即位,韋執誼等八人先后被貶,李景儉因為守喪未遭波及。

    善生頭像 [唐代] 善生 善生簡介與生平

    善生,唐朝詩人,貞元時僧。詩四首,都為五律體裁。

    [唐代] 陳季卿 陳季卿簡介與生平

    陳季卿家住江南,離開家里已經十年了,去考進士,立志考不中不回家。 因為一直沒考中,就滯留在京城,靠賣字維持衣食。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