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絲旁的字
絞絲旁的字有:緝、經、綝、纁、縠、綎、絺、縯、結、絁、絪、綯、繻、紞、細、縡、緌、網、紅、綖、繙、統、緩、組、纔、續、純、繖、纚、紃、約、絙、維、線、織、紹、綍、絓、縚、納、綟、糺、縮、練、總、絡、繐、給、絅、絇、紒、繼、絰、紬、絻、級、絕、纆、緅、縗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緝 | jī|qī | [jí]1.協調;和合。2.收集;編輯。3.編織;裁制。4.理;整治。[qī]1.析麻捻接成線。2.泛指搓捻。3.縫衣邊。4.今亦指一種針腳細密相連的縫紉法:那個慰問袋真好看,黑線緝口紅鑲邊。5.繼續。6.聚集。7.光明。8.見“緝緝”。9.緝拿;搜捕。 |
經 | jīng | 同“經”。 |
綝 | lín|chēn | [chēn]1.止。2.良善。[lín]〔綝纚〕(佩物等)下垂的樣子,如“冠其映蓋兮,嵒嵒珮綝纚以煇煌。” |
纁 | xūn | 1.淺紅色。2.古同“曛”,黃昏的陽光。 |
縠 | hú | 有皺紋的紗。 |
綎 | tīng | 古代佩玉上的絲綬帶:“濟濟多士,端委縉綎。” |
絺 | chī|zhǐ | [chī]1.細葛布。2.細葛布做的衣服。3.古邑名,中國春秋時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南。4.刺繡。5.喻修飾文詞。6.姓。[zhǐ]同“黹”。 |
縯 | yǎn|yǐn | [yǎn]猶敷演。[yǐn]引。 |
結 | jié|jiē | [jié]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2.指結成之物。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4.繫;扎縛。5.連接。6.聯結;結合。7.聚合;凝聚。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9.建造;構築。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11.屈曲;盤旋。12.結束;終了。13.判決;治罪。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15.揪住,扭住。16.姓。[jiē]見“結巴”、“結實”。 |
絁 | shī | 1.一種粗綢:“丁歲輸綾絁二丈。”2.絹的別稱。 |
絪 | yīn | 1.古同“氤”:“天地絪緼,萬物化醇。”2.古同“茵”,墊子或褥子:“加畫繡絪馮(憑)。” |
綯 | táo | 同“绹”。 |
繻 | rú | 1.彩色的絲織品。2.古代一種用帛制的通行證。 |
紞 | dǎn | 1.古時冠冕上用來系瑱的帶子:“王后親織玄紞。”2.縫在被端用以區別上下的絲帶:“緇衾,赬里,無紞。”3.敲;擊。4.擊鼓聲:“紞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 |
細 | xì | 同“細”。 |
縡 | zài|zēng | [zài]古同“載”,事情:“上天之縡。”[zēng]古同“繒”,絲織品。 |
緌 | ruí | 1.古時帽帶打結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兩,冠緌雙止。”2.像纓飾的下垂物。3.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幟的垂流。4.系結。5.繼續。 |
網 | wǎng | 同“網”。 |
紅 | hóng|gōng | [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
綖 | yán|xiàn | [yán]1.古代覆蓋在帽子上的一種裝飾物。2.古同“延”,延緩;松懈:“百官慎職而莫敢愉(偷)綖。”[xiàn]古同“線”。 |
繙 | fān | 同“翻”。 |
統 | tǒng | 同“統”。 |
緩 | huǎn | 同“緩”。 |
組 | zǔ | 同“組”。 |
纔 | cái | 同“才”。 |
續 | xù | 同“續”。 |
純 | chún | 同“純”。 |
繖 | sǎn | 同“傘”。 |
纚 | lí|xǐ|lǐ|sǎ | [lí]1.繩索。2.系住。3.盛裝的樣子。[sǎ]1.古書上說的一種魚網。2.飄舞飛揚的樣子。[xǐ]1.古代束發的布帛:“冠禪纚步搖冠。”2.連續不斷:“車案行,騎就隊,纚乎淫淫,班乎裔裔。”3.古代一種可以濾物的器皿。[lǐ]連續;相連。 |
紃 | xún | 1.細帶。2.采。3.古同“循”:“反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 |
約 | yuē|yāo | [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
絙 | huán|gēng | [gēng]古同“緪”,大繩索:“系以巨絙。”[huán]緩。 |
維 | wéi | 同“維”。 |
線 | xiàn | 1.同“線”。2.姓。 |
織 | zhī|zhì | [zhī]1.製作布帛之總稱。2.編織。3.搜羅。4.比喻客觀事物紛繁交錯。5.比喻思想情緒紛亂糾結。[zhì]1.用染絲織成的絲織品。2.同“幟”。旗幟;標志。 |
紹 | shào | 同“紹”。 |
綍 | fú | 1.繩索。2.古同“紼”。 |
絓 | guà|kuā | [guà]1.絆住:“車絓于木而止。”2.觸犯。3.構成。4.獨特。[kuā]1.繅繭時弄結了的絲。2.用袋子裝著絲綿在水中淘洗。3.紬,一種粗綢子。 |
縚 | tāo | 同“絳”。 |
納 | nà | 同“納”。 |
綟 | lì|liè | [lì]1.蒼綠色:金璽綟綬。2.古書上說的一種草。3.量詞,中國唐、宋代絲麻的計量單位。[liè]1.彩;綬。2.古書上說的一種麻。3.古同“捩”。扭;轉。 |
糺 | jiū|jiǔ | [jiū]古同“糾”。[jiǔ]中國遼金元時代軍隊的一種名稱。 |
縮 | suō|sù | [suō]1.由大變小或由長變短;收縮:緊~。2.沒伸開或伸開了又收回去;不伸出:烏龜的頭老~在里面//n。3.后退:退~//n。4.節省;減少:節衣~食。[sù]均同“縮”。 |
練 | liàn | 同“練”。 |
總 | zǒng | 同“總”。 |
絡 | luò|lào | [luò]1.粗絮。2.纏絲。3.指絡絲工人。4.纏繞;捆縛。5.引申為環繞。6.包羅;籠罩。7.網狀物;用網兜起。8.馬籠頭。9.指用網狀物兜住馬頭。10.汲水用的繩索。11.指用繩索懸吊。12.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即經脈的旁支或小支。[lào]見“絡子”。 |
繐 | suì | 同“穗”。 |
給 | gěi|jǐ | [gěi]1.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2.被。表示被動。3.為;替。引進動作的承受者。4.跟;向。引進動作的對象。5.讓;使;叫。表示容許或致使。6.用於動詞前,表示加強被動或處置等語氣。[jǐ]1.豐足;充裕。2.供給;供養。3.泛指供應。4.敏捷。5.連及。 |
絅 | jiōng|jiǒng | [jiōng]急引。[jiǒng]禪衣;單層的衣服。 |
絇 | qú | 1.古時鞋上的裝飾物。2.用布麻絲縷搓成繩索。3.網罟的別稱。4.古代量詞,絲五兩為一絇。5.姓。 |
紒 | jì|jié|jiè | [jì]1.發結:“大率皆魁頭露紒。”2.束發為髻:“將冠者,采衣,紒。”3.不明了;不省悟。[jié]古同“結”。[jiè]紫青色的綬帶。 |
繼 | jì | 同“繼”。 |
絰 | dié | 同“绖”。 |
紬 | chōu|chóu | [chōu]1.抽引,理出絲縷的頭緒。2.綴集:“遷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chóu]古同“綢”。 |
絻 | miǎn|wèn|mán|wàn | [wèn]1.古代吊喪時去冠,用布包裹發髻:“使太子絻。”2.吊喪的人所執的紼。[miǎn]古同“冕”。[mán]連。[wàn]牽引船的繩索。 |
級 | jí | 同“級”。 |
絕 | jué | 1.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跡。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2.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3.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4.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絕技。絕倫。絕唱。絕代。5.一定的,肯定的:絕對。絕然。6.越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7.舊體詩的一種體裁:絕句。五絕。 |
纆 | mò | 繩索。 |
緅 | zōu | 黑中帶紅的顏色:“君子不以紺緅飾。” |
縗 | cuī|suī|shuāi | [cuī]舊時喪服。用麻布條披於胸前。服三年之喪(臣為君、子為父、妻為夫)者用之。[shuāi]均同“缞”。 |
* 網站為您提供絞絲旁的漢字有哪些,絞絲旁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