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的讀音 采蓮曲的意思
樂府清商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
- 采
- 蓮
- 曲
“采蓮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ǎi lián qǔ]
- 漢字注音:
- ㄘㄞˇ ㄌㄧㄢˊ ㄑㄩˇ
- 簡繁字形:
- 採蓮曲
- 是否常用:
- 否
“采蓮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樂府清商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辭典解釋
采蓮曲 cǎi lián qǔ ㄘㄞˇ ㄌㄧㄢˊ ㄑㄩˇ 樂府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南朝梁武帝「江南弄」七曲,〈采蓮曲〉為第三首。又南朝梁羊偘有愛姬張靜婉,美麗善舞,羊偘嘗為之制「采蓮棹歌」兩曲,稱為「張靜婉采蓮曲」。見《樂府詩集.卷五○.清商曲辭七.江南弄序》。
網絡解釋
“采蓮曲”的單字解釋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蓮】: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中,地下莖肥大而長,有節,葉子圓形,高出水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氣。地下莖叫藕,種子叫蓮子,都可以吃。也叫荷或芙蓉。2.指蓮子:建蓮(福建產的蓮子)。湘蓮(湖南產的蓮子)。3.姓。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采蓮曲”的相關詞語
* 采蓮曲的讀音是:cǎi lián qǔ,采蓮曲的意思:樂府清商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
基本解釋
樂府清商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辭典解釋
采蓮曲 cǎi lián qǔ ㄘㄞˇ ㄌㄧㄢˊ ㄑㄩˇ樂府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南朝梁武帝「江南弄」七曲,〈采蓮曲〉為第三首。又南朝梁羊偘有愛姬張靜婉,美麗善舞,羊偘嘗為之制「采蓮棹歌」兩曲,稱為「張靜婉采蓮曲」。見《樂府詩集.卷五○.清商曲辭七.江南弄序》。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蓮】: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中,地下莖肥大而長,有節,葉子圓形,高出水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氣。地下莖叫藕,種子叫蓮子,都可以吃。也叫荷或芙蓉。2.指蓮子:建蓮(福建產的蓮子)。湘蓮(湖南產的蓮子)。3.姓。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