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讀音 昆曲的意思
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后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北京大學為昆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 昆
- 曲
“昆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ūn qǔ]
- 漢字注音:
- ㄎㄨㄣ ㄑㄩˇ
- 簡繁字形:
- 崑曲
- 是否常用:
- 是
“昆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昆曲 kūnqǔ
[Kunqu opera] 流行于中國江蘇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劇種,用昆腔演唱
辭典解釋
昆曲 kūn qǔ ㄎㄨㄣ ㄑㄩˇ 流行于我國江浙一帶的劇種。參見「昆腔」條。
網絡解釋
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后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北京大學為昆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昆曲”的單字解釋
【昆】:1.哥哥:昆弟。2.后代;子孫:后昆。3.眾多:昆蟲。4.“昆侖”的“昆”。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昆曲”的相關詞語
“昆曲”造句
傳統文化之京劇,典雅宏美;傳統文化之昆曲,輕柔婉轉;傳統文化之剪紙,拙樸生動;傳統文化之皮影,旋律細膩;傳統文化之服裝,端莊大方!
唱一段京劇,字正腔圓,品一曲昆曲,婉轉悠揚,聽一段秦腔,鏗鏘有力,播一曲黃梅,朗朗上口,世界戲劇日,愿你聽戲聽得樂開懷,品戲品得如意伴,世界戲曲日快樂喲!
再者,昆曲折子戲往往不是對傳奇劇作的原樣搬演,而是對原作的加工與改造。
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昆曲班畢業,工花旦.
昆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小香港報碼聊天室的戲曲形式,世界古代三大戲劇源頭之一。
昆曲最多是一、兩千人的劇院,讓一些比較有文化水準的人來觀賞的。
昆劇是一種戲曲聲腔、劇種、簡稱昆腔、昆曲或昆劇。
在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學的解玉峰說,我們正在失去昆曲最正宗的部分,因為二三十年來,昆曲演員們都在尋找成功的捷徑。
昆曲既有從童子功練起的專業學法,也能當做大眾娛樂消遣開懷。
曲笛為昆曲伴奏的時候,充分體現了自身的優勢。
* 昆曲的讀音是:kūn qǔ,昆曲的意思: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后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北京大學為昆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基本解釋
昆曲 kūnqǔ
[Kunqu opera] 流行于中國江蘇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劇種,用昆腔演唱
辭典解釋
昆曲 kūn qǔ ㄎㄨㄣ ㄑㄩˇ流行于我國江浙一帶的劇種。參見「昆腔」條。
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后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北京大學為昆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昆】:1.哥哥:昆弟。2.后代;子孫:后昆。3.眾多:昆蟲。4.“昆侖”的“昆”。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傳統文化之京劇,典雅宏美;傳統文化之昆曲,輕柔婉轉;傳統文化之剪紙,拙樸生動;傳統文化之皮影,旋律細膩;傳統文化之服裝,端莊大方!
唱一段京劇,字正腔圓,品一曲昆曲,婉轉悠揚,聽一段秦腔,鏗鏘有力,播一曲黃梅,朗朗上口,世界戲劇日,愿你聽戲聽得樂開懷,品戲品得如意伴,世界戲曲日快樂喲!
再者,昆曲折子戲往往不是對傳奇劇作的原樣搬演,而是對原作的加工與改造。
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昆曲班畢業,工花旦.
昆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小香港報碼聊天室的戲曲形式,世界古代三大戲劇源頭之一。
昆曲最多是一、兩千人的劇院,讓一些比較有文化水準的人來觀賞的。
昆劇是一種戲曲聲腔、劇種、簡稱昆腔、昆曲或昆劇。
在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學的解玉峰說,我們正在失去昆曲最正宗的部分,因為二三十年來,昆曲演員們都在尋找成功的捷徑。
昆曲既有從童子功練起的專業學法,也能當做大眾娛樂消遣開懷。
曲笛為昆曲伴奏的時候,充分體現了自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