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的讀音 昆布的意思
昆布 (翅藻科植物)昆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 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鵝掌菜)的干燥葉狀體。夏、秋二季采撈,曬干。 昆布氣腥,味咸。歸肝、胃、腎經。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能。用于痰飲水腫。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昆布多分布于遼東、山東、浙江、福建。 昆布(Ecklonia kurome)亦稱“黑菜”、“鵝掌菜”、“五掌菜”等。褐藻綱,翅藻科。孢子體大型,褐色、革質,高30-100cm,分葉片、柄部、固著器、固著器假根狀。假根兩叉式分支,柄部圓柱狀,近葉片部漸扁平,葉片兩側羽狀或復羽狀分支,中部稍厚,居間生長,長1-12cm,粗3-7mm,粗鋸齒葉緣。游動孢子生于葉片兩面。有明顯的不等世代交替。生長于溫帶海洋中。中國浙江、福建沿海有分布。供食用和藥用。 昆布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海藻。昆布屬有二個種, 我國只有一種, 即昆布( Ecklonia Kurome Okem) , 為北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性藻類。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福建省平潭、莆田一帶, 浙江省魚山中島亦有分布。昆布至今尚未進行人工養殖。 昆布性味寒, 咸。有軟堅散結、消腫利水、潤下消痰之功, 臨床上用于甲狀腺腫、頸淋巴結腫、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和老年性白內障等, 亦試用于治療癌癥。
- 昆
- 布
“昆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ūn bù]
- 漢字注音:
- ㄎㄨㄣ ㄅ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昆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昆布 kūnbù
[devil's apron;sea apron;sea thong;Japanese sea tangle] 中藥上指海帶、鵝掌菜等
辭典解釋
昆布 kūn bù ㄎㄨㄣ ㄅㄨˋ 植物名。昆布科昆布屬。生于海中,體如帶狀,長二至七公尺,寬可達三十公分以上。含豐富的碘、磷、鉀、維生素甲等,常吃可以預防甲狀腺腫。
也稱為「海帶」。
英語 kelp
德語 Kombu, Konbu, essbarer Seetang [ auch 海帶, lat. 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S, Ess)?
法語 Konbu
網絡解釋
昆布 (翅藻科植物)
昆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 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鵝掌菜)的干燥葉狀體。夏、秋二季采撈,曬干。
昆布氣腥,味咸。歸肝、胃、腎經。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能。用于痰飲水腫。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昆布多分布于遼東、山東、浙江、福建。
昆布(Ecklonia kurome)亦稱“黑菜”、“鵝掌菜”、“五掌菜”等。褐藻綱,翅藻科。孢子體大型,褐色、革質,高30-100cm,分葉片、柄部、固著器、固著器假根狀。假根兩叉式分支,柄部圓柱狀,近葉片部漸扁平,葉片兩側羽狀或復羽狀分支,中部稍厚,居間生長,長1-12cm,粗3-7mm,粗鋸齒葉緣。游動孢子生于葉片兩面。有明顯的不等世代交替。生長于溫帶海洋中。中國浙江、福建沿海有分布。供食用和藥用。
昆布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海藻。昆布屬有二個種, 我國只有一種, 即昆布( Ecklonia Kurome Okem) , 為北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性藻類。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福建省平潭、莆田一帶, 浙江省魚山中島亦有分布。昆布至今尚未進行人工養殖。
昆布性味寒, 咸。有軟堅散結、消腫利水、潤下消痰之功, 臨床上用于甲狀腺腫、頸淋巴結腫、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和老年性白內障等, 亦試用于治療癌癥。
“昆布”的單字解釋
【昆】:1.哥哥:昆弟。2.后代;子孫:后昆。3.眾多:昆蟲。4.“昆侖”的“昆”。
【布】:1.用棉、麻等織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買一塊布。2.古代的一種錢幣。3.姓。4.宣告;宣布:發布。公布。布告。開誠布公。5.散布;分布:陰云密布。鐵路公路遍布全國。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羅地網。
“昆布”的相關詞語
“昆布”造句
昆布氨酸是昆布中一種具有降壓活性的非蛋白質氨基酸,在昆布中的含量極少,一般采用仿生合成的方法制得.
目的:對昆布多糖進行硫酸酯化,并對產物的純度與結構進行分析,為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物質基礎。
從加德滿都踏上征程,隨后途經魯克拉,再登上昆布谷,最后朝南坡營地進發.
白米飯加些芝麻,柴魚片,昆布.簡單的星期一晚餐.
目的優選昆布中褐藻酸的最佳提取工藝.
用乾凈的布將干燥昆布片拭擦乾凈,然后將昆布浸泡在清水里10分鐘.
昆布多糖硫酸酯的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腫瘤作用。
結論硫酸昆布多糖對腫瘤生長、轉移、血管生成有明顯抑制作用。
雞內金、橘紅、昆布、茯苓、高良姜、牡蠣、山楂、桃仁等。
在免疫激活劑昆布多糖存在下,分別測得小菜蛾幼蟲血細胞碎片、血細胞裂解液和血漿的酚氧化酶活性為26.80U,16.68U和2.53U。
* 昆布的讀音是:kūn bù,昆布的意思:昆布 (翅藻科植物)昆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 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鵝掌菜)的干燥葉狀體。夏、秋二季采撈,曬干。 昆布氣腥,味咸。歸肝、胃、腎經。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能。用于痰飲水腫。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昆布多分布于遼東、山東、浙江、福建。 昆布(Ecklonia kurome)亦稱“黑菜”、“鵝掌菜”、“五掌菜”等。褐藻綱,翅藻科。孢子體大型,褐色、革質,高30-100cm,分葉片、柄部、固著器、固著器假根狀。假根兩叉式分支,柄部圓柱狀,近葉片部漸扁平,葉片兩側羽狀或復羽狀分支,中部稍厚,居間生長,長1-12cm,粗3-7mm,粗鋸齒葉緣。游動孢子生于葉片兩面。有明顯的不等世代交替。生長于溫帶海洋中。中國浙江、福建沿海有分布。供食用和藥用。 昆布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海藻。昆布屬有二個種, 我國只有一種, 即昆布( Ecklonia Kurome Okem) , 為北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性藻類。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福建省平潭、莆田一帶, 浙江省魚山中島亦有分布。昆布至今尚未進行人工養殖。 昆布性味寒, 咸。有軟堅散結、消腫利水、潤下消痰之功, 臨床上用于甲狀腺腫、頸淋巴結腫、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和老年性白內障等, 亦試用于治療癌癥。
基本解釋
昆布 kūnbù
[devil's apron;sea apron;sea thong;Japanese sea tangle] 中藥上指海帶、鵝掌菜等
辭典解釋
昆布 kūn bù ㄎㄨㄣ ㄅㄨˋ植物名。昆布科昆布屬。生于海中,體如帶狀,長二至七公尺,寬可達三十公分以上。含豐富的碘、磷、鉀、維生素甲等,常吃可以預防甲狀腺腫。
也稱為「海帶」。
英語 kelp
德語 Kombu, Konbu, essbarer Seetang [ auch 海帶, lat. 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S, Ess)?
法語 Konbu
昆布 (翅藻科植物)
昆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 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鵝掌菜)的干燥葉狀體。夏、秋二季采撈,曬干。昆布氣腥,味咸。歸肝、胃、腎經。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能。用于痰飲水腫。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昆布多分布于遼東、山東、浙江、福建。
昆布(Ecklonia kurome)亦稱“黑菜”、“鵝掌菜”、“五掌菜”等。褐藻綱,翅藻科。孢子體大型,褐色、革質,高30-100cm,分葉片、柄部、固著器、固著器假根狀。假根兩叉式分支,柄部圓柱狀,近葉片部漸扁平,葉片兩側羽狀或復羽狀分支,中部稍厚,居間生長,長1-12cm,粗3-7mm,粗鋸齒葉緣。游動孢子生于葉片兩面。有明顯的不等世代交替。生長于溫帶海洋中。中國浙江、福建沿海有分布。供食用和藥用。
昆布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海藻。昆布屬有二個種, 我國只有一種, 即昆布( Ecklonia Kurome Okem) , 為北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性藻類。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福建省平潭、莆田一帶, 浙江省魚山中島亦有分布。昆布至今尚未進行人工養殖。
昆布性味寒, 咸。有軟堅散結、消腫利水、潤下消痰之功, 臨床上用于甲狀腺腫、頸淋巴結腫、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和老年性白內障等, 亦試用于治療癌癥。

【昆】:1.哥哥:昆弟。2.后代;子孫:后昆。3.眾多:昆蟲。4.“昆侖”的“昆”。
【布】:1.用棉、麻等織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買一塊布。2.古代的一種錢幣。3.姓。4.宣告;宣布:發布。公布。布告。開誠布公。5.散布;分布:陰云密布。鐵路公路遍布全國。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羅地網。
昆布氨酸是昆布中一種具有降壓活性的非蛋白質氨基酸,在昆布中的含量極少,一般采用仿生合成的方法制得.
目的:對昆布多糖進行硫酸酯化,并對產物的純度與結構進行分析,為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物質基礎。
從加德滿都踏上征程,隨后途經魯克拉,再登上昆布谷,最后朝南坡營地進發.
白米飯加些芝麻,柴魚片,昆布.簡單的星期一晚餐.
目的優選昆布中褐藻酸的最佳提取工藝.
用乾凈的布將干燥昆布片拭擦乾凈,然后將昆布浸泡在清水里10分鐘.
昆布多糖硫酸酯的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腫瘤作用。
結論硫酸昆布多糖對腫瘤生長、轉移、血管生成有明顯抑制作用。
雞內金、橘紅、昆布、茯苓、高良姜、牡蠣、山楂、桃仁等。
在免疫激活劑昆布多糖存在下,分別測得小菜蛾幼蟲血細胞碎片、血細胞裂解液和血漿的酚氧化酶活性為26.80U,16.68U和2.5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