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曲的讀音 邊曲的意思
邊曲 邊地的音樂、曲調 《隋書·音樂志上》:“ 高祖 受命惟新,八州同貫,制氏全出於胡人,迎神猶帶於邊曲。” 唐 張喬 《河湟舊卒》詩:“十萬 漢 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清 趙翼 《李郎曲》:“為聽 甘 涼 邊曲好,當筵改學撥琵琶。”
- 邊
- 曲
“邊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iān qǔ]
- 漢字注音:
- ㄅㄧㄢ ㄑㄩˇ
- 簡繁字形:
- 邊曲
- 是否常用:
- 否
“邊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邊地的音樂﹑曲調。
網絡解釋
邊曲
邊地的音樂、曲調
《隋書·音樂志上》:“ 高祖 受命惟新,八州同貫,制氏全出於胡人,迎神猶帶於邊曲。” 唐 張喬 《河湟舊卒》詩:“十萬 漢 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清 趙翼 《李郎曲》:“為聽 甘 涼 邊曲好,當筵改學撥琵琶。”
“邊曲”的單字解釋
【邊】:[biān]1.幾何圖形上夾成角的射線或圍成多邊形的線段。2.邊緣:海邊。村邊。田邊。馬路邊兒。3.鑲在或畫在邊緣上的條狀裝飾:花邊兒。金邊兒。裙子下擺加個邊兒。4.邊界;邊境:邊疆。邊防。戍邊。5.界限:邊際。一望無邊。6.靠近物體的地方:旁邊。身邊。7.方面:雙邊會談。這邊那邊都說好了。8.用在時間詞或數詞后,表示接近某個時間或某個數目:冬至邊上下了一場大雪。活到六十邊上還沒有見過這種事。9.兩個或幾個“邊”字分別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同時進行:邊干邊學。邊收件,邊打包,邊托運。10.姓。[bian](邊兒)方位詞后綴:前邊。里邊。東邊。左邊。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邊曲”的相關詞語
* 邊曲的讀音是:biān qǔ,邊曲的意思:邊曲 邊地的音樂、曲調 《隋書·音樂志上》:“ 高祖 受命惟新,八州同貫,制氏全出於胡人,迎神猶帶於邊曲。” 唐 張喬 《河湟舊卒》詩:“十萬 漢 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清 趙翼 《李郎曲》:“為聽 甘 涼 邊曲好,當筵改學撥琵琶。”
基本解釋
邊地的音樂﹑曲調。邊曲
邊地的音樂、曲調《隋書·音樂志上》:“ 高祖 受命惟新,八州同貫,制氏全出於胡人,迎神猶帶於邊曲。” 唐 張喬 《河湟舊卒》詩:“十萬 漢 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清 趙翼 《李郎曲》:“為聽 甘 涼 邊曲好,當筵改學撥琵琶。”
【邊】:[biān]1.幾何圖形上夾成角的射線或圍成多邊形的線段。2.邊緣:海邊。村邊。田邊。馬路邊兒。3.鑲在或畫在邊緣上的條狀裝飾:花邊兒。金邊兒。裙子下擺加個邊兒。4.邊界;邊境:邊疆。邊防。戍邊。5.界限:邊際。一望無邊。6.靠近物體的地方:旁邊。身邊。7.方面:雙邊會談。這邊那邊都說好了。8.用在時間詞或數詞后,表示接近某個時間或某個數目:冬至邊上下了一場大雪。活到六十邊上還沒有見過這種事。9.兩個或幾個“邊”字分別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同時進行:邊干邊學。邊收件,邊打包,邊托運。10.姓。[bian](邊兒)方位詞后綴:前邊。里邊。東邊。左邊。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