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策的讀音 贈策的意思
贈策 贈策,拼音zèng cè,漢語詞語,指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出自《春秋左傳正義》。
- 贈
- 策
“贈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èng cè]
- 漢字注音:
- ㄗㄥˋ ㄘㄜˋ
- 簡繁字形:
- 贈策
- 是否常用:
- 否
“贈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左傳.文公十三年》載:晉大夫士會奔秦,晉恐士會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國。士會離秦時,"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曰:"繞朝以策書贈士會。"后即以"贈策"謂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 2.《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秦穆公曾七日而寤,寤之日,對公孫支與子輿說,曾見天帝,天帝告以晉國將大亂等事。公孫支書而藏之,是為秦策。后用"贈策"謂天授其旨意。 辭典解釋
贈策 zèng cè ㄗㄥˋ ㄘㄜˋ 策,馬鞭。贈策指春秋時代,晉國的隨會投奔秦國,晉國害怕他的才能為秦國所用,便用計勸說他回國。秦大夫繞朝為隨會送行時以馬鞭相贈,并且說:「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表示自己已看穿晉國招回隨會的計謀。見《左傳.文公十三年》。后泛指臨別時贈送物品或言語,以表明自己的心意。
唐.盧照鄰〈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詩:「離言欲贈策,高辨正連環。」
網絡解釋
贈策
贈策,拼音zèng cè,漢語詞語,指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出自《春秋左傳正義》。
“贈策”的單字解釋
【贈】:贈送:捐贈。贈閱。贈言。贈款。互贈紀念品。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贈策”的相關詞語
* 贈策的讀音是:zèng cè,贈策的意思:贈策 贈策,拼音zèng cè,漢語詞語,指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出自《春秋左傳正義》。
基本解釋
1.《左傳.文公十三年》載:晉大夫士會奔秦,晉恐士會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國。士會離秦時,"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曰:"繞朝以策書贈士會。"后即以"贈策"謂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 2.《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秦穆公曾七日而寤,寤之日,對公孫支與子輿說,曾見天帝,天帝告以晉國將大亂等事。公孫支書而藏之,是為秦策。后用"贈策"謂天授其旨意。辭典解釋
贈策 zèng cè ㄗㄥˋ ㄘㄜˋ策,馬鞭。贈策指春秋時代,晉國的隨會投奔秦國,晉國害怕他的才能為秦國所用,便用計勸說他回國。秦大夫繞朝為隨會送行時以馬鞭相贈,并且說:「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表示自己已看穿晉國招回隨會的計謀。見《左傳.文公十三年》。后泛指臨別時贈送物品或言語,以表明自己的心意。
唐.盧照鄰〈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詩:「離言欲贈策,高辨正連環。」
贈策
贈策,拼音zèng cè,漢語詞語,指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出自《春秋左傳正義》。【贈】:贈送:捐贈。贈閱。贈言。贈款。互贈紀念品。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