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無策的意思 束手無策的讀音和出處
- 束
- 手
- 無
- 策
- 成語名稱:
- 束手無策
- 成語拼音:
- [shù shǒu wú cè]
- 成語解釋:
-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成語出處:
-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 成語例句:
- 梅飏仁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聽了師爺的話說甚是中聽,立刻照辦。(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策,不能讀作“chè”。
- 繁體字形:
- 束手無筞
- 英文翻譯:
- be at a loss what to do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束手無策”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初中生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辦法 就像 一樣 沒有
“束手無策”的單字解釋
【束】:1.捆綁;系(jì):束縛。腰束皮帶。2.量詞。用于捆起來的東西:一束鮮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約束。拘束。束手束腳。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條狀的東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結末:收束。結束。6.姓,作姓氏,仍然讀作“shù”。山東汶上城東有"朿"姓,音同捆,與束不同。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束手無策”的反義詞
“束手無策”的近義詞
一籌莫展
不知所措
安坐待斃
小手小腳
心中無數
驚慌失措
手忙腳亂
手足無措
插翅難飛
搏手無策
無法可想
無能為力
無計可施
束手就擒
束手待斃
束手無措
束手無術
束手無計
楚囚對泣
縮手縮腳
胸中無數
計無所出
黔驢之技
黔驢之計
黔驢技窮
“束手無策”的相關成語
束手無策
搏手無策
束手無措
束手無計
束手無術
手無寸刃
手無寸鐵
手無縛雞之力
棋高一著,束手縛腳
束手待斃
束手待死
束手縛腳
束手就斃
束手就縛
束手就困
束手就擒
束手就禽
束手就死
束手就殪
束手旁觀
“束手無策”的關聯成語
束字的成語
手字的成語
無字的成語
策字的成語
束開頭的成語
手開頭的成語
無開頭的成語
策開頭的成語
shu的成語
shou的成語
wu的成語
ce的成語
sswc的成語
束手什么什么的成語
束什么無什么的成語
束什么什么策的成語
什么手無什么的成語
什么手什么策的成語
什么什么無策的成語
“束手無策”造句
一個人一文不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處逆境束手無策。
在情感的海上,沒有指南針,只好在奇異的事件前面束手無策地隨意漂流。
選擇,一個熟悉的名詞,可真面對時又會束手無策,你沖了,你挺過去了。那么你也就成功了。氣餒了,站不起來了,也就失敗了。誰會承認自己失敗?讓我們堅信自己的選擇,走出自己的風格。
醫生的無知會給病人帶來災難。一個醫生,在疾病面前束手無策,那是失職和羞恥,也是醫生最大的痛苦。
財富稅在任何地方都讓人束手無策,不是因為對財富征稅不對,而是因為在現代社會,財富的定義和辨別有著巨大的實際困難。
就在大家束手無策時,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與耐克一樣,那家日本出版社看起來也束手無策。
他已病入膏肓,醫生也束手無策了。
面對這突來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覷,束手無策。
在當時條件下,對瘟疫幾乎是束手無策,只好求助于裝神弄鬼。
* 束手無策的意思 束手無策的成語解釋 束手無策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