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象魏的讀音 象魏的意思

    象魏 象魏 ,漢語詞匯。 拼音: xiàng wēi 釋義:1、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2、借指宮室,朝廷。
    • xiàng
    • wèi

    “象魏”的讀音

    拼音讀音
    [xiàng wèi]
    漢字注音:
    ㄒㄧㄤˋ ㄨㄟ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象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 2.借指宮室,朝廷。

    網絡解釋

    象魏

    象魏 ,漢語詞匯。
    拼音: xiàng wēi
    釋義:1、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2、借指宮室,朝廷。

    “象魏”的單字解釋

    】:1.哺乳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耳朵大,鼻子長圓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對長大的門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葉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國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方。有的可馴養來馱運貨物。2.(Xiàng)姓。3.形狀;樣子:景象。天象。氣象。印象。萬象更新。4.仿效;模擬:象形。象聲。
    】:1.周朝國名(前403—前225)。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為秦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0—265)。與吳、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黃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區,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為晉所滅。2.北朝之一(386—534)。鮮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統一北方,公元494年遷都洛陽,史稱北魏,又稱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為東魏(534—550)、西魏(535—556)。東魏為北齊所滅,西魏為北周所滅。

    “象魏”的相關詞語

    * 象魏的讀音是:xiàng wèi,象魏的意思:象魏 象魏 ,漢語詞匯。 拼音: xiàng wēi 釋義:1、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2、借指宮室,朝廷。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