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裴頠的讀音 裴頠的意思

    裴頠 裴頠(wěi)(267-300)字逸民。西晉大臣、哲學家。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司空裴秀之子,他曾任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尚書左仆射之職。裴頠反對王弼、何晏的“貴無論”,提出“崇有論。”認為萬有的整體是最根本的“道”,萬有不是由“無”產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體有”。他還認為萬物生化有其規律。從“崇有論”出發,他重視現實存在的事物,不滿輕視事功的放達風氣,力圖論證封建等級制的合理性。裴頠的思想在當時有很大影響,被認為是崇有派領袖。著有《崇有論》,《晉書》把它完全載入裴頠的傳中。
    • péi
    • wěi

    “裴頠”的讀音

    拼音讀音
    [péi wěi]
    漢字注音:
    ㄆㄟˊ ㄨㄟˇ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裴頠”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裴頠  péi wěi  ㄆㄟˊ ㄨㄟˇ  

    人名。(西元267~300)?字逸民,晉河東聞喜人。弘雅有遠識,惠帝時為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因誅楊駿有功,封武昌侯。奏修國學,刻石寫經,累遷《尚書》,為趙王倫所害,追謚成。因患時俗虛浮,嘗著《崇有論》以解其蔽。

    網絡解釋

    裴頠

    裴頠(wěi)(267-300)字逸民。西晉大臣、哲學家。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司空裴秀之子,他曾任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尚書左仆射之職。裴頠反對王弼、何晏的“貴無論”,提出“崇有論。”認為萬有的整體是最根本的“道”,萬有不是由“無”產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體有”。他還認為萬物生化有其規律。從“崇有論”出發,他重視現實存在的事物,不滿輕視事功的放達風氣,力圖論證封建等級制的合理性。裴頠的思想在當時有很大影響,被認為是崇有派領袖。著有《崇有論》,《晉書》把它完全載入裴頠的傳中。

    “裴頠”的單字解釋

    】:姓。
    】:1.頭俯仰自如。2.安靜:“聳身直欲凌云霄,盤辟丹墀卻閑頠。”

    “裴頠”的相關詞語

    * 裴頠的讀音是:péi wěi,裴頠的意思:裴頠 裴頠(wěi)(267-300)字逸民。西晉大臣、哲學家。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司空裴秀之子,他曾任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尚書左仆射之職。裴頠反對王弼、何晏的“貴無論”,提出“崇有論。”認為萬有的整體是最根本的“道”,萬有不是由“無”產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體有”。他還認為萬物生化有其規律。從“崇有論”出發,他重視現實存在的事物,不滿輕視事功的放達風氣,力圖論證封建等級制的合理性。裴頠的思想在當時有很大影響,被認為是崇有派領袖。著有《崇有論》,《晉書》把它完全載入裴頠的傳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