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兵的讀音 義烏兵的意思
義烏兵 義烏兵是義烏人作為一個群體在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璀璨的一頁。翻到這一頁,我們看到的是當年浴血奮戰抗擊倭寇的義烏兵。當年的英雄贊歌依然在傳唱,西門標志性建筑戚家公祠歷經400多年如遲暮英雄立在義烏稠城街道西門街的小巷里。當年,戚繼光就在他捐資200兩黃金建造的戚家公祠招募義烏兵,應征者云集,英雄好漢共商御倭大計,一派熱鬧。這些人最終打敗了倭寇,創造了歷史。如今,這份落寞卻因這豐功偉績而讓人默默緬懷。義烏兵后裔聚居地實在很多,佛堂田心村、夏演吳坎頭、赤岸東朱村等等,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當年“義烏兵”的足跡。
- 義
- 烏
- 兵
“義烏兵”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ì wū bīng]
- 漢字注音:
- ㄧˋ ㄨ ㄅㄧㄥ
- 簡繁字形:
- 義烏兵
- 是否常用:
- 否
“義烏兵”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明代義烏籍的鄉兵,以慓悍著稱。
網絡解釋
義烏兵
義烏兵是義烏人作為一個群體在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璀璨的一頁。翻到這一頁,我們看到的是當年浴血奮戰抗擊倭寇的義烏兵。當年的英雄贊歌依然在傳唱,西門標志性建筑戚家公祠歷經400多年如遲暮英雄立在義烏稠城街道西門街的小巷里。當年,戚繼光就在他捐資200兩黃金建造的戚家公祠招募義烏兵,應征者云集,英雄好漢共商御倭大計,一派熱鬧。這些人最終打敗了倭寇,創造了歷史。如今,這份落寞卻因這豐功偉績而讓人默默緬懷。義烏兵后裔聚居地實在很多,佛堂田心村、夏演吳坎頭、赤岸東朱村等等,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當年“義烏兵”的足跡。
“義烏兵”的單字解釋
【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義烏兵”的相關詞語
* 義烏兵的讀音是:yì wū bīng,義烏兵的意思:義烏兵 義烏兵是義烏人作為一個群體在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璀璨的一頁。翻到這一頁,我們看到的是當年浴血奮戰抗擊倭寇的義烏兵。當年的英雄贊歌依然在傳唱,西門標志性建筑戚家公祠歷經400多年如遲暮英雄立在義烏稠城街道西門街的小巷里。當年,戚繼光就在他捐資200兩黃金建造的戚家公祠招募義烏兵,應征者云集,英雄好漢共商御倭大計,一派熱鬧。這些人最終打敗了倭寇,創造了歷史。如今,這份落寞卻因這豐功偉績而讓人默默緬懷。義烏兵后裔聚居地實在很多,佛堂田心村、夏演吳坎頭、赤岸東朱村等等,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當年“義烏兵”的足跡。
基本解釋
明代義烏籍的鄉兵,以慓悍著稱。義烏兵
義烏兵是義烏人作為一個群體在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璀璨的一頁。翻到這一頁,我們看到的是當年浴血奮戰抗擊倭寇的義烏兵。當年的英雄贊歌依然在傳唱,西門標志性建筑戚家公祠歷經400多年如遲暮英雄立在義烏稠城街道西門街的小巷里。當年,戚繼光就在他捐資200兩黃金建造的戚家公祠招募義烏兵,應征者云集,英雄好漢共商御倭大計,一派熱鬧。這些人最終打敗了倭寇,創造了歷史。如今,這份落寞卻因這豐功偉績而讓人默默緬懷。義烏兵后裔聚居地實在很多,佛堂田心村、夏演吳坎頭、赤岸東朱村等等,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當年“義烏兵”的足跡。【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