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的讀音 烏藥的意思
烏藥 烏藥,中藥名。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塊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或直接曬干。
- 烏
- 藥
“烏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ū yào]
- 漢字注音:
- ㄨ ㄧㄠˋ
- 簡繁字形:
- 烏藥
- 是否常用:
- 是
“烏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烏藥 wūyào
[lindera root;root of three-nerved spicebush] 中藥名。別名“臺烏藥”。為樟科植物烏藥的根
辭典解釋
烏藥 wū yào ㄨ ㄧㄠˋ 植物名。樟科釣樟屬,常綠灌木。葉橢圓、卵形或闊倒卵形,葉面光滑,有并行縱脈三條。葉腋簇生黃綠色小花,橢圓形漿果。根可供藥用,主治中風、霍亂等,亦有健胃之效。產于我國中南部各省。
網絡解釋
烏藥
烏藥,中藥名。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塊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或直接曬干。
“烏藥”的單字解釋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藥】:姓。
“烏藥”的相關詞語
* 烏藥的讀音是:wū yào,烏藥的意思:烏藥 烏藥,中藥名。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塊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或直接曬干。
基本解釋
烏藥 wūyào
[lindera root;root of three-nerved spicebush] 中藥名。別名“臺烏藥”。為樟科植物烏藥的根
辭典解釋
烏藥 wū yào ㄨ ㄧㄠˋ植物名。樟科釣樟屬,常綠灌木。葉橢圓、卵形或闊倒卵形,葉面光滑,有并行縱脈三條。葉腋簇生黃綠色小花,橢圓形漿果。根可供藥用,主治中風、霍亂等,亦有健胃之效。產于我國中南部各省。
烏藥
烏藥,中藥名。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塊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或直接曬干。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