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義的讀音 結義的意思
結義 結義 jiéyì [sworn;become suorn brothers(sisters)]非親屬關系的人因感情深厚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約為兄弟姐妹,認干親
- 結
- 義
“結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é yì]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ˊ ㄧˋ
- 簡繁字形:
- 結義
- 是否常用:
- 否
“結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結義 jiéyì
[sworn;become suorn brothers(sisters)] 結拜
桃園三結義
辭典解釋
結義 jié yì ㄐㄧㄝˊ ㄧˋ 朋友間因意氣相投而相約為兄弟姊妹。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小生在這本莊上,結義了兩個朋友,哥哥是王安道,兄弟是楊孝先。」也作「結拜」。
英語 to swear brotherhood
網絡解釋
結義
結義
jiéyì
[sworn;become suorn brothers(sisters)]非親屬關系的人因感情深厚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約為兄弟姐妹,認干親
“結義”的單字解釋
【結】:[jié]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2.指結成之物。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4.繫;扎縛。5.連接。6.聯結;結合。7.聚合;凝聚。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9.建造;構築。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11.屈曲;盤旋。12.結束;終了。13.判決;治罪。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15.揪住,扭住。16.姓。[jiē]見“結巴”、“結實”。
【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結義”的相關詞語
* 結義的讀音是:jié yì,結義的意思:結義 結義 jiéyì [sworn;become suorn brothers(sisters)]非親屬關系的人因感情深厚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約為兄弟姐妹,認干親
基本解釋
結義 jiéyì
[sworn;become suorn brothers(sisters)] 結拜
桃園三結義
辭典解釋
結義 jié yì ㄐㄧㄝˊ ㄧˋ朋友間因意氣相投而相約為兄弟姊妹。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小生在這本莊上,結義了兩個朋友,哥哥是王安道,兄弟是楊孝先。」也作「結拜」。
英語 to swear brotherhood
結義
結義jiéyì
[sworn;become suorn brothers(sisters)]非親屬關系的人因感情深厚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約為兄弟姐妹,認干親
【結】:[jié]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2.指結成之物。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4.繫;扎縛。5.連接。6.聯結;結合。7.聚合;凝聚。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9.建造;構築。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11.屈曲;盤旋。12.結束;終了。13.判決;治罪。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15.揪住,扭住。16.姓。[jiē]見“結巴”、“結實”。
【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