緘鎖的讀音 緘鎖的意思
緘鎖 亦作“ 緘鏁 ”。封閉關鎖。 唐 張讀 《宣室志》卷六:“觀殿有石函,長三尺馀,其上鏨出鳥獸花卉,文理纖妙,隣于鬼工,而緘鏁極固,泯然無毫縷之隙。”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鄭傪 ﹞每朝炊報熟,即納于庫,逐時量給,緘鏁嚴密。”《宋史·外國傳六·高昌》:“有 敕書樓 ,藏 唐太宗 、 明皇 御札詔敕,緘鎖甚謹。”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楊戩二怪》:“ 戩 新作書室,壯麗特甚,設一榻其中,外施緘鏁,他人皆不得至。”
- 緘
- 鎖
“緘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ān suǒ]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 ㄙㄨㄛˇ
- 簡繁字形:
- 緘鎖
- 是否常用:
- 否
“緘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緘鏁"。 2.封閉關鎖。
網絡解釋
緘鎖
亦作“ 緘鏁 ”。封閉關鎖。 唐 張讀 《宣室志》卷六:“觀殿有石函,長三尺馀,其上鏨出鳥獸花卉,文理纖妙,隣于鬼工,而緘鏁極固,泯然無毫縷之隙。”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鄭傪 ﹞每朝炊報熟,即納于庫,逐時量給,緘鏁嚴密。”《宋史·外國傳六·高昌》:“有 敕書樓 ,藏 唐太宗 、 明皇 御札詔敕,緘鎖甚謹。”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楊戩二怪》:“ 戩 新作書室,壯麗特甚,設一榻其中,外施緘鏁,他人皆不得至。”
“緘鎖”的單字解釋
【緘】:同“緘”。
【鎖】:1.加在門窗、器物等開合處或連接處,必須用鑰匙、密碼、磁卡等才能打開的金屬裝置:門鎖。密碼鎖。鎖鑰。2.用鎖鎖住:把門鎖上。3.鏈子;鏈條:鎖鏈。枷鎖。長命鎖。4.關閉;幽閉:閉關鎖國。經濟封鎖。5.緊皺;蹙緊:愁眉深鎖。6.一種縫紉方法,用線順著布邊或扣眼密縫:鎖邊。鎖扣眼。7.姓。
“緘鎖”的相關詞語
* 緘鎖的讀音是:jiān suǒ,緘鎖的意思:緘鎖 亦作“ 緘鏁 ”。封閉關鎖。 唐 張讀 《宣室志》卷六:“觀殿有石函,長三尺馀,其上鏨出鳥獸花卉,文理纖妙,隣于鬼工,而緘鏁極固,泯然無毫縷之隙。”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鄭傪 ﹞每朝炊報熟,即納于庫,逐時量給,緘鏁嚴密。”《宋史·外國傳六·高昌》:“有 敕書樓 ,藏 唐太宗 、 明皇 御札詔敕,緘鎖甚謹。”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楊戩二怪》:“ 戩 新作書室,壯麗特甚,設一榻其中,外施緘鏁,他人皆不得至。”
基本解釋
1.亦作"緘鏁"。 2.封閉關鎖。緘鎖
亦作“ 緘鏁 ”。封閉關鎖。 唐 張讀 《宣室志》卷六:“觀殿有石函,長三尺馀,其上鏨出鳥獸花卉,文理纖妙,隣于鬼工,而緘鏁極固,泯然無毫縷之隙。”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鄭傪 ﹞每朝炊報熟,即納于庫,逐時量給,緘鏁嚴密。”《宋史·外國傳六·高昌》:“有 敕書樓 ,藏 唐太宗 、 明皇 御札詔敕,緘鎖甚謹。”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楊戩二怪》:“ 戩 新作書室,壯麗特甚,設一榻其中,外施緘鏁,他人皆不得至。”【緘】:同“緘”。
【鎖】:1.加在門窗、器物等開合處或連接處,必須用鑰匙、密碼、磁卡等才能打開的金屬裝置:門鎖。密碼鎖。鎖鑰。2.用鎖鎖住:把門鎖上。3.鏈子;鏈條:鎖鏈。枷鎖。長命鎖。4.關閉;幽閉:閉關鎖國。經濟封鎖。5.緊皺;蹙緊:愁眉深鎖。6.一種縫紉方法,用線順著布邊或扣眼密縫:鎖邊。鎖扣眼。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