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怎么讀 累的意思

漢字 | 累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ㄟˊ|ㄌㄟˇ|ㄌㄟˋ |
部首 | [糸] 絞絲底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5 |
異體字 | ? 纍 ?? ?? ?? 絫 縲 累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繁體字形 | 纍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2F |
其它編碼 | 五筆:lxiu 倉頡:wvif 鄭碼:kiz 四角:60903 |
筆順編碼 | 251215542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フフ丶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撇折 撇折 點 豎鉤 撇 點 |
累字的意思
1.疲乏,過勞:勞累。累乏。
2.使疲勞:病剛好,別再累著。
[lěi]1.連續,重疊,堆積:累計。累日。累積。累累。日積月累。連篇累牘。
2.照原數目多少而遞增:累進稅。
3.連及,連帶:累及。牽累。拖累。
[léi]1.〔累累〕a.連續成串,如“果實累累”;b.頹喪的樣子,如“累累若喪家之犬”。
2.〔累贅〕a.多余,不簡潔,如“文字累贅”;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煩的事物,如“負重登高,不勝累贅”(“贅”均讀輕聲)。
累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累
léi ㄌㄟˊ
〔累累〕a.連續成串,如“果實累累”;b.頹喪的樣子,如“累累若喪家之犬”。〔累贅〕a.多余,不簡潔,如“文字累累”;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煩的事物,如“負重登高,不勝累累”(“贅”均讀輕聲)。其它字義
● 累
lěi ㄌㄟˇ
連續,重疊,堆積:累計。累日。累積。累累。日積月累。連篇累牘。照原數目多少而遞增:累進稅。連及,連帶:累及。牽累。拖累。其它字義
● 累
lèi ㄌㄟˋ
疲乏,過勞:勞累。累乏。使疲勞:病剛好,別再累著。英語 tired; implicate, involve; bother
德語 schwerf?llig, massiv (Adj)?,anh?ufen, ansammeln ,ersch?pft (Adj)?,müde (Adj)
法語 souvent,superposer,accumuler,continu,progressif,fatiguer,causer,impliquer,lasser,crevé (fatique)?,fatigué,épuisé,las
累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累
纍 léi
〈名〉
(1) (形聲。從糸( mì),表示與線絲有關,畾(雷)聲。本義:繩索)
(2) 同本義。也作“縲” [rope]
累,一曰大索也。——《說文》
兩釋累囚。——《左傳·成公三年》
以劍斫絕累。——《漢書·李廣傳》
(3) 又如:累紲(綁罪犯的繩索。引申為囚禁,牢獄);系累(系結繩索);累囚(被拘囚的人)
(4) 指交配期的牡牛 [bull in mating season]。如:累牛(種牛或一般公牛)
詞性變化
◎ 累
纍 léi
〈動〉
(1) 重疊;接連成串 [pile one on top of another;overlap]
層臺累榭,臨高山些。——《楚辭·招魂》
(2) 又如:累棋(堆疊棋子);累疊(堆疊);累紙(接連許多張紙)
(3) 拘系;捆綁 [tie]
系累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系累其老弱婦女。——《史記》
(4) 又如:累墜(拖累,累贅);累囚(被拘系的俘囚)
(5) 另見 lěi ; lèi
基本詞義
◎ 累 lěi
〈動〉
(1) (會意。字本象土塊相積之形;從糸( mì),細絲,織物由細絲積累而成,因而也取積累的意思。隸變以后寫作“累”。本義:堆積,積聚)
(2) 同本義 [pile up;accumulate]
一絲而累。——《后漢書·列女傳》
(3) 又
累寸不已。
(4) 又如:危如累卵;累堆(累贅);累瓦結繩(比喻堆砌重復,多余無用的言詞);累丸(疊積彈丸);累重(累積厚重);累茵(本指鋪積茵、毯之類,以侍親坐。后因稱對已故父母的哀思為累茵之悲)
(5) 拖累;使受害 [get sb. into trouble;implicate injure;do harm to]。如:累害(拖累損害);累身(帶累自身)
(6) 牽連;妨礙 [involve;implicate;hinder]。如:累及(牽連到);帶累;受牽累
(7) 玷污 [stain;sully]
趙王反形未露,逆謀未彰,今遽用兵伐之,恐傷先帝之愛,有累陛下之仁。—— 明· 孫高亮《于謙全傳》
薄產累盡。——《聊齋志異·促織》
累汝至此者。——清· 袁枚《祭妹文》
詞性變化
◎ 累 lěi
〈形〉
(1) 連續;多次 [consecutive;repeated]
累召不應。——《后漢書·張衡傳》
(2) (累:屢次。今有雙音詞“累次”。召:被征召。應:應召)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資治通鑒》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倍賞累罰。——《韓非子·五蠹》
(3) 又
累世絜駕。
(4) 又如:累七(七個七,即四十九天);累世之親(世代都成姻親);累旬(連續數十日);累減(依次遞減);累宵(連夜);累捷(連續得勝);累戰(連戰,持續戰)
◎ 累 lěi
〈量〉
重量單位。如:累黍(古代用黍粒作為計量的基準,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縱排,或橫排,成為分、寸、尺及音樂律管的長度,或成為合、升、斗等計量容積或成為銖、兩、斤等計算重量;另十黍為累)
◎ 累 Lěi
〈名〉
(1) 姓
(2) 另見 léi;lèi
常用詞組
累次累代累罰累積累及累計累見不鮮累教不改累進累累累卵累年累日累時累世累月經年
基本詞義
◎ 累 lèi
〈動〉
(1) 勞累;操勞 [tired;overworked]。如:乏累(疲勞);受累;受勞累;累心(勞心);累形(使身體勞累);累掯(麻煩;勞累);累死(形容極為疲憊);不怕苦,不怕累
(2) 形容文字繁復或語言啰嗦 [verbose]。如:累墜(文字、語言繁贅);累綴(文字繁復,語言啰嗦)
(3) 煩勞;托付 [trouble;entrust;commit sth. to sb.'s care]。如:累掯(麻煩勞累);累煩(麻煩)
詞性變化
◎ 累 lèi
〈名〉
(1) 家庭負擔 [burden]。如:累重(家累太重)
(2) 憂患,禍害 [suffering;misery;disaster]。如:國累(國家之憂患)
(3) 罪行;過失 [crime;fault;slip]
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世說新語》
(4) 又如:罪累(罪過)
(5) 指家眷 [wife and children;one's family]。如:家累(家眷)
(6) 另見 léi;lěi
常用詞組
累乏累手累死累活
累字的辭典解釋
堆積、集聚。如:「累積」、「日積月累」。《史記·卷四·周本紀》:「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
增加。《韓非子·五蠹》:「雖倍賞累罰而不免于亂。」
形屢次、連續。如:「累次」、「經年累月」。《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重疊的。《楚辭·宋玉·招魂》:「層臺累榭,臨高山些。」《史記·卷七九·范雎傳》:「秦王之國,危于累卵。」
副頻頻。《后漢書·卷六五·段颎傳》:「久亂并涼,累侵三輔。」《晉書·卷八四·楊佺期傳》:「累戰皆捷,斬獲千計。」
累ㄌㄟˊléi名繩索。《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于得大魚難矣。」唐·成玄英·疏:「累,細繩也。」通「縲」。
動捆綁。《孟子·梁惠王下》:「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
形參見「累贅 」條。
累ㄌㄟˋlèi 動操勞、使疲勞。如:「累得直不起腰來。」、「別累著了老人家!」
牽涉、牽連。如:「拖累」、「連累」、「受累」、「累及他人」。《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后人。」《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漢王諒反,坐累,徙上郡。」
耗損、虧欠。如:「虧累」。《聊齋志異·卷四·促織》:「不終歲,薄產累盡。」
傷害。《書經·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唐·韓愈〈上張仆射第二書〉:「小何傷于面目,大何累于形軀者哉。」
托咐。《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吾欲以國累子,子必勿泄也。」《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天其累我以民。」唐·顏師古·注:「累,托也。」
形疲勞。如:「勞累」、「疲累」、「我好累!」
名負擔。如:「家累」。《呂氏春秋·審分覽·審分》:「主無所避其累矣。」漢·高誘·注 :「累,猶負也。」唐·皮日休〈鹿門隱書六十篇〉:「古之官人也,以天下為己累,故己憂之。」
憂患、禍害。《戰國策·秦策一》:「本漢中南邊為楚利,此國累也。」漢·高誘·注:「累,憂。」
弊病、過失。《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康熙字典解釋
累【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音欙。《玉篇》同纍。《孟子》係累其子弟。《趙註》係累猶縛結也。《戰國策》係累吾民。《註》累、纍同。
又《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集韻》??,或作累。求子牛。
又《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音壘。《類篇》絫,或作累。詳絫字註。
又《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纍去聲。緣坐也。《書·旅獒》終累大德。《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
又力果切,音倮。《禮·曲禮》爲大夫累之。《註》累,倮也。
又《集韻》力涉切,音獵。地名。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纍【卷十三】【糸部】
綴得理也。一曰大索也。從糸畾聲。力追切
說文解字注
(纍)綴得理也。綴者、合箸也。合箸得其理、則有條不紊。是曰纍。樂記曰。纍纍乎端如貫珠。此其證也。一曰大索也。論語作縲。字之誤。注云。黑索也。亦誤作累。如孟子係累其子弟是。亦作羸。如易大壯羸其角。馬云大索也。鄭、虞作纍。引申之、不以罪死曰纍。見楊雄反離騷注。從糸。畾聲。畾聲卽靁省聲也。力追切。十五部。按纍絫二字大不同。纍在十五部。大索也。其隷變不得作累。絫在十六部。增也。引申之延及也。其俗體作累。古所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