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書的讀音 竹板書的意思
竹板書 竹板書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形成于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竹板書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它由明清時期的數來寶”、蓮花落藝術發展而來。
- 竹
- 板
- 書
“竹板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ú bǎn shū]
- 漢字注音:
- ㄓㄨˊ ㄅㄢˇ ㄕㄨ
- 簡繁字形:
- 竹板書
- 是否常用:
- 否
“竹板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竹板書 zhúbǎnshū
[a kind of folk art, the actor sings with the accompaniment of bamboo clappers] 又稱“快板書”。說書曲藝形式之一,表演時手打竹板,節奏明快地相伴和
辭典解釋
竹板書 zhú bǎn shū ㄓㄨˊ ㄅㄢˇ ㄕㄨ 一種民間曲藝。說唱者一手打呱嗒板,一手打節子板,配合節拍自說自唱。
網絡解釋
竹板書
竹板書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形成于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竹板書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它由明清時期的數來寶”、蓮花落藝術發展而來。
“竹板書”的單字解釋
【竹】:竹子,多年生常綠植物。莖圓柱形,有節,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紙原料。嫩芽即竹筍,可食。
【板】:1.片狀的較硬的物體:木板。鋼板。玻璃板。2.專指店鋪的門板:鋪子都上板兒了。3.黑板:板報。板書。4.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用來打拍子的樂器:檀板。5.(板兒)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快板兒。慢板。走板。參看〖板眼〗。6.呆板:他們都那樣活潑,顯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鋤不下去。8.露出嚴肅或不高興的表情:他板著臉不睬人。9.見〖老板〗。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竹板書”的相關詞語
* 竹板書的讀音是:zhú bǎn shū,竹板書的意思:竹板書 竹板書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形成于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竹板書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它由明清時期的數來寶”、蓮花落藝術發展而來。
基本解釋
竹板書 zhúbǎnshū
[a kind of folk art, the actor sings with the accompaniment of bamboo clappers] 又稱“快板書”。說書曲藝形式之一,表演時手打竹板,節奏明快地相伴和
辭典解釋
竹板書 zhú bǎn shū ㄓㄨˊ ㄅㄢˇ ㄕㄨ一種民間曲藝。說唱者一手打呱嗒板,一手打節子板,配合節拍自說自唱。
竹板書
竹板書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形成于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竹板書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它由明清時期的數來寶”、蓮花落藝術發展而來。【竹】:竹子,多年生常綠植物。莖圓柱形,有節,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紙原料。嫩芽即竹筍,可食。
【板】:1.片狀的較硬的物體:木板。鋼板。玻璃板。2.專指店鋪的門板:鋪子都上板兒了。3.黑板:板報。板書。4.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用來打拍子的樂器:檀板。5.(板兒)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快板兒。慢板。走板。參看〖板眼〗。6.呆板:他們都那樣活潑,顯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鋤不下去。8.露出嚴肅或不高興的表情:他板著臉不睬人。9.見〖老板〗。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