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秖怎么讀 秖的意思

    “秖”字共有1個讀音: [zhǐ]  
    秖
    漢字
    讀音 [zhǐ]
    注音 ㄓˇ
    部首 [禾]  禾木旁
    筆畫 總筆畫:9 部外:4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9D6
    其它編碼 五筆:tqan 倉頡:hdhvp 鄭碼:mfrh 四角:22940
    筆順編碼 312343515
    筆順筆畫 ノ一丨ノ丶ノフ一フ
    筆順名稱 撇 橫 豎 撇 點 撇 豎提 橫 斜鉤

    秖字的意思

    1.谷始熟。

    2.古同“”,僅僅:“近來世俗多顛倒,秖重衣衫不重人。”

    秖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ǐ ㄓˇ

    谷始熟。古同“”,僅僅:“近來世俗多顛倒,秖重衣衫不重人。”

    秖字的詳細解釋

    秖字的辭典解釋

    秖ㄓzhī動

    谷物開始成熟。《玉篇·禾部》:「秖,谷始熟也。」

    康熙字典解釋

    秖【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適也。《前漢·鄒陽傳》秖怨結而不見德。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祇【卷一】【示部】

    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從示氏聲。巨支切

    說文解字注

    (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地祇提三字同在古音第十六部。地本在十七部。而多轉入十六部用。從示。氏聲。巨支切。古音十六部。凡假借必取諸同部。如周易無祇悔。釋文云。祇、辭也。馬同、音之是反。此讀祇爲語辭、適也。五經文字、廣韻作衹者是也。又云。鄭云病也。此讀祇爲疧。與何人斯同也。又云。王肅作禔、時支反。陸云安也。九家本作?字、音支。韓伯祁支反、云大也。音讀皆在第十六部。通志堂刻作無祗悔、則誤。○又祇旣平。唐石經作衹。釋文云。京作禔、說文同、音支。又上支反、安也。其讀亦皆在十六部。又云。鄭云當爲坻、小??也。此則改爲第十五部字。古人云當爲者皆是改其形誤之字。云當爲者、以音近之字易之。云讀如者、以同音之字擬之。此云當爲、則鄭謂祇爲字之誤也。○五經文字衣部曰。衹、止移切、適也。廣韻五支曰。衹、章移切、適也。唐石經衹旣平。左傳衹見疏也。詩衹攪我心。詩、論語亦衹以異。字皆從衣。正用張參字?。而張參以前顏師古注竇嬰傳曰衹適也、音支。其字從衣。豈師古太宗朝刊定經籍皆用此說歟。宋類篇則衹祇皆云適也。不畫一。韻?則從示之祇訓適也。近日經典訓適者皆不從衣。與唐不合。

    * 網站為您提供秖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