餲怎么讀 餲的意思
“餲”字共有1個讀音:
[ài]

漢字 | 餲 |
---|---|
讀音 |
|
注音 | ㄞˋ |
部首 | [飠] 食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9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932 |
其它編碼 | 五筆:wyvn|wvjn 倉頡:oiapv 鄭碼:oxkr 四角:86727 |
筆順編碼 | 34451154251135345 |
筆順筆畫 |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
筆順名稱 | 撇 點 點 橫折 橫 橫 豎提 點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點 豎折/豎彎 |
餲字的意思
(食物)經久而變味:“食饐而餲。”
餲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餲
ài ㄞˋ
◎ (食物)經久而變味:“食饐而餲。”
英語 spoiled, sour, mouldly
法語 gaté,aigre,moisis
餲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餲 ài
〈形〉
(1) 食物經久而變味 [putrid]。如:餲饐(食物敗壞變味)
(2) 另見 hé
基本詞義
◎ 餲 hé
〈名〉
(1) 寒具的別名。又稱馓子。一種油炸餅類食品 [cakes]
餲,餅名。——《廣韻》
餲餅,煎面作蝎蟲形也。——《和名類聚抄》
(2) 另見 ài
餲字的辭典解釋
餲ㄞˋài形
食物變味。《論語·鄉黨》:「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六·火部·蘆火》:「觀夫茶味之美惡,飯味之甘餲,皆系于水火烹飪之得失。」
康熙字典解釋
餲【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於例切《韻會》於罽切,??音?。《玉篇》飯臭也。《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註》飯穢臭。《論語》食饐而餲。《集韻》或作饐。
又《廣韻》烏葛切《集韻》《正韻》阿葛切《韻會》阿曷切,??音遏。
又《集韻》《正韻》??於邁切,音嗄。
又《廣韻》於戒切《集韻》《韻會》乙界切,??音噫。義??同。或作?。
又《廣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曷。義同。
又《廣韻》餠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餲【卷五】【食部】
飯餲也。從食曷聲。《論語》曰:“食饐而餲。”乙例切。又,烏介切
說文解字注
(餲)飯餲也。飯餲者、謂飯久而味變。餲之言?也。今江蘇俗云餲生。當作此字。鄉黨篇食饐而餲。孔曰。饐餲、臰味變也。皇侃云。饐謂飮食經久而腐臰也。餲謂經久而味惡也。是則孔注本作饐臭、餲味變也。今本誤倒耳。據論語及許說。饐餲是二事。析言之也。釋器云。食饐謂之餲。則統言之。李充云。皆飮食壞敗之名。是也。從??。曷聲。乙例、烏介二切。十五部。論語曰。食饐而餲。
餲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餲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