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的讀音 洪都拉斯的意思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國)洪都拉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Honduras),簡稱洪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與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接壤,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有海岸線。 此處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哥倫布在此登陸,取名洪都拉斯(意為“深淵”)。16世紀初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聯邦解體后成立共和國。 該國國民多為混血后代,因此國民多信奉天主教。在洪都拉斯,音樂比較流行,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金、銀、煤、銻等,其中白銀的蘊藏量在中美占第1位。 洪都拉斯是中美洲山脈地形最為顯著的國家,適合種植咖啡和香蕉,它們是該地重要的出口產品。1998年,米奇颶風侵襲該地,造成近6000人死亡,并且摧毀了該國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
- 洪
- 都
- 拉
- 斯
“洪都拉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óng dōu lā sī]
- 漢字注音:
- ㄏㄨㄥˊ ㄉㄡ ㄌㄚ ㄙ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洪都拉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北美洲國家。在中美洲地區北部,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面積1121萬平方千米。人口534萬(1993年)。首都特古西加爾巴。除沿海平原外,均為山地高原。熱帶氣候,農業國。主要出口香蕉、咖啡。
網絡解釋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國)
洪都拉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Honduras),簡稱洪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與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接壤,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有海岸線。
此處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哥倫布在此登陸,取名洪都拉斯(意為“深淵”)。16世紀初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聯邦解體后成立共和國。
該國國民多為混血后代,因此國民多信奉天主教。在洪都拉斯,音樂比較流行,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金、銀、煤、銻等,其中白銀的蘊藏量在中美占第1位。
洪都拉斯是中美洲山脈地形最為顯著的國家,適合種植咖啡和香蕉,它們是該地重要的出口產品。1998年,米奇颶風侵襲該地,造成近6000人死亡,并且摧毀了該國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
“洪都拉斯”的單字解釋
【洪】:1.大:洪水。洪鐘。洪爐。洪量。2.指洪水:防洪。蓄洪。分洪。山洪。3.姓。
【都】:[dōu]1.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藝工作。他無論干什么都很帶勁兒。2.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都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會遲到。都是昨天這場雨,害得我們耽誤了一天工。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親姐姐都好。今天一點兒都不冷。一動都不動。4.表示“已經”:飯都涼了,快吃吧。[dū]1.首都:建都。2.大城市,也指以盛產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瓷都。煤都。3.舊時某些地區縣與鄉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劃。4.姓。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
【斯】: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連詞。于是;就。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斯之。
“洪都拉斯”的相關詞語
* 洪都拉斯的讀音是:hóng dōu lā sī,洪都拉斯的意思: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國)洪都拉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Honduras),簡稱洪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與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接壤,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有海岸線。 此處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哥倫布在此登陸,取名洪都拉斯(意為“深淵”)。16世紀初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聯邦解體后成立共和國。 該國國民多為混血后代,因此國民多信奉天主教。在洪都拉斯,音樂比較流行,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金、銀、煤、銻等,其中白銀的蘊藏量在中美占第1位。 洪都拉斯是中美洲山脈地形最為顯著的國家,適合種植咖啡和香蕉,它們是該地重要的出口產品。1998年,米奇颶風侵襲該地,造成近6000人死亡,并且摧毀了該國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
基本解釋
北美洲國家。在中美洲地區北部,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面積1121萬平方千米。人口534萬(1993年)。首都特古西加爾巴。除沿海平原外,均為山地高原。熱帶氣候,農業國。主要出口香蕉、咖啡。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國)
洪都拉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Honduras),簡稱洪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與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接壤,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有海岸線。此處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哥倫布在此登陸,取名洪都拉斯(意為“深淵”)。16世紀初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聯邦解體后成立共和國。
該國國民多為混血后代,因此國民多信奉天主教。在洪都拉斯,音樂比較流行,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金、銀、煤、銻等,其中白銀的蘊藏量在中美占第1位。
洪都拉斯是中美洲山脈地形最為顯著的國家,適合種植咖啡和香蕉,它們是該地重要的出口產品。1998年,米奇颶風侵襲該地,造成近6000人死亡,并且摧毀了該國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
【洪】:1.大:洪水。洪鐘。洪爐。洪量。2.指洪水:防洪。蓄洪。分洪。山洪。3.姓。
【都】:[dōu]1.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藝工作。他無論干什么都很帶勁兒。2.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都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會遲到。都是昨天這場雨,害得我們耽誤了一天工。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親姐姐都好。今天一點兒都不冷。一動都不動。4.表示“已經”:飯都涼了,快吃吧。[dū]1.首都:建都。2.大城市,也指以盛產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瓷都。煤都。3.舊時某些地區縣與鄉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劃。4.姓。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
【斯】: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連詞。于是;就。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