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塵羅的讀音 曲塵羅的意思
曲塵羅 淡黃色的絲織品 前蜀 牛嶠 《楊柳枝》詞之五:“裊翠籠煙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塵羅。” 宋 陸游 《鷓鴣天》詞:“微步處,奈嬌何,春衫初換麴塵羅。”
- 曲
- 塵
- 羅
“曲塵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ū chén luó]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麴塵羅
- 是否常用:
- 否
“曲塵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淡黃色的絲織品。
網絡解釋
曲塵羅
淡黃色的絲織品
前蜀 牛嶠 《楊柳枝》詞之五:“裊翠籠煙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塵羅。” 宋 陸游 《鷓鴣天》詞:“微步處,奈嬌何,春衫初換麴塵羅。”
“曲塵羅”的單字解釋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塵】:1.飛揚的或停附在物體上的灰土:塵埃。2.佛教道教指現實世界:紅塵。塵凡。3.行跡;蹤跡:步人后塵。
【羅】:1.捕鳥的網:羅網。天羅地網。2.張網捕(鳥):門可羅雀。3.招請;搜集:羅致。網羅。搜羅。4.陳列:羅列。星羅棋布。5.一種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張網狀物,用來使細的粉末或流質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絹羅。銅絲羅。把面過一次羅。6.過羅:羅面。把面再羅一過兒。7.質地稀疏的絲織品:羅衣。羅扇。輕羅。綾羅綢緞。8.姓。9.用于商業,12打(144件)為1羅。[英gross]
“曲塵羅”的相關詞語
* 曲塵羅的讀音是:qū chén luó,曲塵羅的意思:曲塵羅 淡黃色的絲織品 前蜀 牛嶠 《楊柳枝》詞之五:“裊翠籠煙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塵羅。” 宋 陸游 《鷓鴣天》詞:“微步處,奈嬌何,春衫初換麴塵羅。”
基本解釋
淡黃色的絲織品。曲塵羅
淡黃色的絲織品前蜀 牛嶠 《楊柳枝》詞之五:“裊翠籠煙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塵羅。” 宋 陸游 《鷓鴣天》詞:“微步處,奈嬌何,春衫初換麴塵羅。”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塵】:1.飛揚的或停附在物體上的灰土:塵埃。2.佛教道教指現實世界:紅塵。塵凡。3.行跡;蹤跡:步人后塵。
【羅】:1.捕鳥的網:羅網。天羅地網。2.張網捕(鳥):門可羅雀。3.招請;搜集:羅致。網羅。搜羅。4.陳列:羅列。星羅棋布。5.一種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張網狀物,用來使細的粉末或流質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絹羅。銅絲羅。把面過一次羅。6.過羅:羅面。把面再羅一過兒。7.質地稀疏的絲織品:羅衣。羅扇。輕羅。綾羅綢緞。8.姓。9.用于商業,12打(144件)為1羅。[英g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