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分的讀音 明分的意思
明分 明分,就是社會上下各成員在工作上都要各盡其職,在財物的分配上,要按職位、才智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明分”思想出自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儒學大師荀子。在荀子看來,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以“隆禮重法”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以樂來陶冶人們的情操,并按照社會層級、職業、能力等等的差異來分配財物,適度地滿足社會中每個成員的物質需求,來保證社會各階層上下的協調一致。他把這種社會狀態稱之為“群居和一”。但要使這番美好的設想真正落實,則必須要突出“明分”之道。
- 明
- 分
“明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íng fēn]
- 漢字注音:
- ㄇㄧㄥˊ ㄈㄣ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明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顯然;分明。明確積分。明確的本分。辭典解釋
明分 míng fèn ㄇㄧㄥˊ ㄈㄣˋ 明本分,知分際。
《商君書.修權》:「君臣釋法,任私必亂,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則治。」
明顯之定分。
《漢書.卷一○○.敘傳上》:「收陵、嬰之明分,絕信、布命之覬覦。」
分明、顯然。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七出》:「猜忌多,則骨肉不免成仇敵。它明分欺負下官。」
網絡解釋
明分
明分,就是社會上下各成員在工作上都要各盡其職,在財物的分配上,要按職位、才智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明分”思想出自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儒學大師荀子。在荀子看來,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以“隆禮重法”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以樂來陶冶人們的情操,并按照社會層級、職業、能力等等的差異來分配財物,適度地滿足社會中每個成員的物質需求,來保證社會各階層上下的協調一致。他把這種社會狀態稱之為“群居和一”。但要使這番美好的設想真正落實,則必須要突出“明分”之道。
“明分”的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明分”的相關成語
“明分”的相關詞語
* 明分的讀音是:míng fēn,明分的意思:明分 明分,就是社會上下各成員在工作上都要各盡其職,在財物的分配上,要按職位、才智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明分”思想出自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儒學大師荀子。在荀子看來,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以“隆禮重法”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以樂來陶冶人們的情操,并按照社會層級、職業、能力等等的差異來分配財物,適度地滿足社會中每個成員的物質需求,來保證社會各階層上下的協調一致。他把這種社會狀態稱之為“群居和一”。但要使這番美好的設想真正落實,則必須要突出“明分”之道。
基本解釋
顯然;分明。明確積分。明確的本分。辭典解釋
明分 míng fèn ㄇㄧㄥˊ ㄈㄣˋ明本分,知分際。
《商君書.修權》:「君臣釋法,任私必亂,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則治。」
明顯之定分。
《漢書.卷一○○.敘傳上》:「收陵、嬰之明分,絕信、布命之覬覦。」
分明、顯然。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七出》:「猜忌多,則骨肉不免成仇敵。它明分欺負下官。」
明分
明分,就是社會上下各成員在工作上都要各盡其職,在財物的分配上,要按職位、才智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明分”思想出自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儒學大師荀子。在荀子看來,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以“隆禮重法”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以樂來陶冶人們的情操,并按照社會層級、職業、能力等等的差異來分配財物,適度地滿足社會中每個成員的物質需求,來保證社會各階層上下的協調一致。他把這種社會狀態稱之為“群居和一”。但要使這番美好的設想真正落實,則必須要突出“明分”之道。【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