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書的讀音 提摩太書的意思
辭典解釋提摩太書 tí mó tài shū 《新約圣經》中的書簡。十章。分為前書、后書。相傳為保羅寫給得意門生提摩太的書信。前書在明示正確教義,確立監督及執事的資格;后書是指導提摩太的話,勉勵其不畏艱難,始終忠心見證基督。或稱為《牧函書簡》。
- 提
- 摩
- 太
- 書
“提摩太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í mó tài shū]
- 漢字注音:
- ㄊㄧˊ ㄇㄛˊ ㄊㄞˋ ㄕㄨ
- 簡繁字形:
- 提摩太書
- 是否常用:
- 否
“提摩太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提摩太書 tí mó tài shū ㄊㄧˊ ㄇㄛˊ ㄊㄞˋ ㄕㄨ 《新約圣經》中的書簡。十章。分為前書、后書。相傳為保羅寫給得意門生提摩太的書信。前書在明示正確教義,確立監督及執事的資格;后書是指導提摩太的話,勉勵其不畏艱難,始終忠心見證基督。或稱為《牧函書簡》。
網絡解釋
“提摩太書”的單字解釋
【提】:[tí]1.垂手拿著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2.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4.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5.率領,調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貨。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師帥執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備。[dǐ]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摩】:[mó]1.摩擦;接近:摩拳擦掌。摩天大廈。2.撫摸:摩弄。3.研究;切磋:揣摩。觀摩。4.摩爾的簡稱。[mā]〔摩挲〕用手輕輕按著一下一下移動:把衣服摩平了。挲(sa)。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提摩太書”的相關詞語
* 提摩太書的讀音是:tí mó tài shū,提摩太書的意思:辭典解釋提摩太書 tí mó tài shū 《新約圣經》中的書簡。十章。分為前書、后書。相傳為保羅寫給得意門生提摩太的書信。前書在明示正確教義,確立監督及執事的資格;后書是指導提摩太的話,勉勵其不畏艱難,始終忠心見證基督。或稱為《牧函書簡》。
辭典解釋
提摩太書 tí mó tài shū ㄊㄧˊ ㄇㄛˊ ㄊㄞˋ ㄕㄨ《新約圣經》中的書簡。十章。分為前書、后書。相傳為保羅寫給得意門生提摩太的書信。前書在明示正確教義,確立監督及執事的資格;后書是指導提摩太的話,勉勵其不畏艱難,始終忠心見證基督。或稱為《牧函書簡》。
【提】:[tí]1.垂手拿著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2.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4.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5.率領,調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貨。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師帥執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備。[dǐ]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摩】:[mó]1.摩擦;接近:摩拳擦掌。摩天大廈。2.撫摸:摩弄。3.研究;切磋:揣摩。觀摩。4.摩爾的簡稱。[mā]〔摩挲〕用手輕輕按著一下一下移動:把衣服摩平了。挲(sa)。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