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平民習藝所的讀音 平民習藝所的意思

    平民習藝所 平民習藝所亦稱“游民習藝所”。 指清末各省、縣官辦的手工業工場。光緒年間(1875-1908)陸續設立,收容無業游民和部分罪犯,教以手工工藝,制造各種紡織品與日用品,其門類包括紡織、制鞋、印刷、編制藤柳器具等方面。產品銷售收入撥充經費。辛亥革命后,成為各地官辦手工業的主要組織形式。抗日戰爭后不再存在。
    • píng
    • mín
    • suǒ

    “平民習藝所”的讀音

    拼音讀音
    [píng mín xí yì suǒ]
    漢字注音:
    ㄆㄧㄥˊ ㄇㄧㄣˊ ㄒㄧˊ ㄧˋ ㄙㄨㄛˇ
    簡繁字形:
    平民習藝所
    是否常用:

    “平民習藝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又稱"貧民習藝所"。清末各省﹑縣官辦的手工業工場。收容無業貧民和部分罪犯從事紡織﹑制鞋﹑印刷﹑編制藤柳器具等勞動。辛亥革命后,平民習藝所成為各地官辦手工業的主要組織形式。抗日戰爭后已不再存在。

    網絡解釋

    平民習藝所

    平民習藝所亦稱“游民習藝所”。 指清末各省、縣官辦的手工業工場。光緒年間(1875-1908)陸續設立,收容無業游民和部分罪犯,教以手工工藝,制造各種紡織品與日用品,其門類包括紡織、制鞋、印刷、編制藤柳器具等方面。產品銷售收入撥充經費。辛亥革命后,成為各地官辦手工業的主要組織形式。抗日戰爭后不再存在。

    “平民習藝所”的單字解釋

    】: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1.學習;復習;練習:自習。實習。習藝。修文習武。2.對某事物常常接觸而熟悉:習見。習聞。習以為常。3.習慣:積習。惡習。相沿成習。4.姓。
    】:1.技能;技術:工藝。手藝。園藝。藝高人膽大。2.藝術:文藝。曲藝。藝人。3.準則;限度:貪賄無藝。4.姓。
    】: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平民習藝所”的相關詞語

    * 平民習藝所的讀音是:píng mín xí yì suǒ,平民習藝所的意思:平民習藝所 平民習藝所亦稱“游民習藝所”。 指清末各省、縣官辦的手工業工場。光緒年間(1875-1908)陸續設立,收容無業游民和部分罪犯,教以手工工藝,制造各種紡織品與日用品,其門類包括紡織、制鞋、印刷、編制藤柳器具等方面。產品銷售收入撥充經費。辛亥革命后,成為各地官辦手工業的主要組織形式。抗日戰爭后不再存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