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習字的成語 (56個)
-
1
安常習故
- 成語拼音:
- ān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安:安于,習慣于;常:常規;習:習慣;故:故舊。習慣于成規
- 成語出處: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習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陳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聲而擾格者乎?”
-
2
安其所習
- 成語拼音:
- ān qí suǒ xí
- 成語解釋:
- 安:習慣于。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東西。指習慣對人的制約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安其所習,毀所不見。”
-
3
安于所習
- 成語拼音:
- ān yú suǒ xí
- 成語解釋:
- 安:習慣于。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東西。指習慣對人的制約
- 成語出處:
- 明 袁宏道《敘梅子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習,故雖至美,亦以至惡掩也。”
-
4
百里異習
- 成語拼音:
- bǎi lǐ yì xí
- 成語解釋:
- 異:不相同;習:風俗習慣。相隔百里遠的地方風俗習慣就不同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問上》:“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
-
5
不習地土
- 成語拼音:
- bù xí dì tǔ
- 成語解釋:
-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 成語出處:
- 《南史 王融傳》:“宋弁曰:‘當是不習地土。’”
-
6
不習水土
- 成語拼音:
- bù xí shuǐ tǔ
- 成語解釋:
- 習:習慣,適應。指不能適應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
7
避囂習靜
- 成語拼音:
- bì xiāo xí jìng
- 成語解釋:
- 囂:喧嘩,吵鬧;習:習慣于。躲開喧鬧,安于清靜
- 成語出處:
- 《追求》:“現在她已經住在醫院里,既然不是有病,那就有點避囂習靜的意味了。”
-
8
陳規陋習
- 成語拼音:
- chén guī lòu xí
- 成語解釋:
-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或習慣。
- 成語出處:
- 老舍《鼓書藝人》十七:“要是我們不抗戰,今天早已經亡國了。陳規陋習也一樣,你不跟它斗,它就會壓垮你。”
-
9
成規陋習
- 成語拼音:
- chéng guī lòu xí
- 成語解釋:
- 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為社會準則的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或做法
- 成語出處:
-
10
蹈常習故
- 成語拼音:
- dǎo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謂按照老規矩和老辦法辦事。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伊尹論》:“后之君子,蹈常而習故,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
-
11
蹈故習常
- 成語拼音:
- dǎo gù xí cháng
- 成語解釋:
- 見“蹈常習故”。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豈可蹈故習常,依違容忍?”
-
12
耳習目染
- 成語拼音:
- ěr xí mù rǎn
- 成語解釋:
- 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長在北平,耳習目染的和旗籍人學了許多規矩禮路。”
-
13
風成化習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éng huà xí
- 成語解釋:
- 習:習慣。指形成風氣與習俗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逸民》:“紛擾日久,求競成俗,或推貨賄以龍躍,或階黨援以鳳起,風成化習,大道漸蕪。”
-
14
風俗習慣
- 成語拼音:
- fēng sú xí guàn
- 成語解釋:
-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
-
15
積非習貫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xí guàn
- 成語解釋:
- 指錯誤長久沿襲,已成習慣。貫,通“慣”。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序》:“至于俗間行語,眾所共傳,積非習貫,莫能原察。”
-
16
積習成常
- 成語拼音:
- jī xí ché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積習:長期的習慣;常:普通,平常。一種做法長期去做便成為慣例,被視作正常
- 成語出處: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溫水》:“暑褻薄日,自使人黑,積習成常,以黑為美。”
-
17
積習成俗
- 成語拼音:
- jī xí chéng sú
- 成語解釋:
- 一種做法反復多次實施就成了習俗。
- 成語出處:
- 晉 申紹《上疏陳時務》:“宰相侯王,迭以侈麗相尚,風靡之化,積習成俗,臥薪之諭,未足甚焉。”
-
18
積習漸靡
- 成語拼音:
- jī xí jiān mí
- 成語解釋:
- 積習:長期的習慣;靡:通“摩”,接觸。指好的或壞的習慣都是從細微處開始,逐漸形成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積習漸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習忘乃為常。”
-
19
積習難除
- 成語拼音:
- jī xí nán chú
- 成語解釋:
- 長期形成的舊習慣很難更改。同“積習難改”。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序〈白毛女〉》:“我們早就呼喊著人民文藝的創造但積習難除,一拿起筆來,總要忸怩作態的。”
-
20
積習難改
- 成語拼音:
- jī xí nán gǎi
- 成語解釋:
- 積習:長期養成的習慣。長期養成的習慣難以一下改正。
- 成語出處:
- 巴金《小序》:“真是積習難改,拿起筆,就像扭開了龍頭,水荷荷地流個不停。”
* 習的成語,帶習字的成語,包含習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