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吳光劍的讀音 吳光劍的意思

    吳光劍 拼音:wú guāng jiàn 注音: 吳光 , 春秋 吳 公子光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載, 光 使 專諸 置魚腸劍于炙魚中,乘進獻之機刺殺 王僚 ,而后自立為王。是為 吳王 闔閭 (即 闔廬 )。后因以“吳光劍”為謀逆簒位之典。 隋 盧思道 《為北齊檄陳文》:“事甚 楚 圍 之纓,理切 吳光 之劍。”參閱《史記·吳太伯世家》、《刺客列傳》。
    • guāng
    • jiàn

    “吳光劍”的讀音

    拼音讀音
    [wú guāng jiàn]
    漢字注音:
    ㄨˊ ㄍㄨㄤ ㄐㄧㄢˋ
    簡繁字形:
    吳光劍
    是否常用:

    “吳光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吳光,春秋吳公子光。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裁,光使專諸置魚腸劍于炙魚中,乘進獻之機刺殺王僚,而后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即闔廬)。后因以"吳光劍"為謀逆篡位之典。

    網絡解釋

    吳光劍

    拼音:wú guāng jiàn
    注音:ㄨˊ ㄍㄨㄤ ㄐㄧㄢˋ
    吳光 , 春秋 吳 公子光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載, 光 使 專諸 置魚腸劍于炙魚中,乘進獻之機刺殺 王僚 ,而后自立為王。是為 吳王 闔閭 (即 闔廬 )。后因以“吳光劍”為謀逆簒位之典。 隋 盧思道 《為北齊檄陳文》:“事甚 楚 圍 之纓,理切 吳光 之劍。”參閱《史記·吳太伯世家》、《刺客列傳》。

    “吳光劍”的單字解釋

    】: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1.通常指照在物體上,使人能看見物體的那種物質,如太陽光、燈光、月光,以及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等。也叫光波、光線。2.景物:風光。春光明媚。3.光彩;榮譽:為國增光。4.比喻好處:沾光。叨光。借光。5.敬辭,表示光榮,用于對方來臨:光臨。光顧。6.光大;使顯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澤。8.光滑;光溜:磨光。這種紙很光。9.一點兒不剩;全沒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敵人消滅光。10.姓。
    】:1.古代兵器,長條形,一端尖,兩邊有刃,安有短柄。現在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是細長的鋼條,無刃,頂端為一小圓球。2.(Jiàn)姓。

    “吳光劍”的相關詞語

    * 吳光劍的讀音是:wú guāng jiàn,吳光劍的意思:吳光劍 拼音:wú guāng jiàn 注音: 吳光 , 春秋 吳 公子光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載, 光 使 專諸 置魚腸劍于炙魚中,乘進獻之機刺殺 王僚 ,而后自立為王。是為 吳王 闔閭 (即 闔廬 )。后因以“吳光劍”為謀逆簒位之典。 隋 盧思道 《為北齊檄陳文》:“事甚 楚 圍 之纓,理切 吳光 之劍。”參閱《史記·吳太伯世家》、《刺客列傳》。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