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吳激的讀音 吳激的意思

    吳激 吳激(1090~1142)宋、金時期的作家、書畫家。字彥高,自號東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甌)人。北宋宰相吳栻之子,書畫家米芾之婿,善詩文書畫,所作詞風格清婉,多家園故國之思,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并被元好問推為“國朝第一作手”。

    “吳激”的讀音

    拼音讀音
    [wú jī]
    漢字注音:
    ㄨˊ ㄐㄧ
    簡繁字形:
    吳激
    是否常用:

    “吳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090-1142)金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彥高,號東山,建州(今福建建甌)人。北宋末出使金,被留,任金翰林待制,知深州。為金初詞壇領袖,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從岳父米芾,工于書畫。有《東山集》、《東山樂府》。

    網絡解釋

    吳激

    吳激(1090~1142)宋、金時期的作家、書畫家。字彥高,自號東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甌)人。北宋宰相吳栻之子,書畫家米芾之婿,善詩文書畫,所作詞風格清婉,多家園故國之思,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并被元好問推為“國朝第一作手”。

    “吳激”的單字解釋

    】: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1.(水)因受到阻礙或震蕩而向上涌:江水沖到礁石上,激起六七尺高。激起了一場風波。2.冷水突然刺激身體使得病:他被雨水激著了。3.用冷水沖或泡食物等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激一激。4.使發作;使感情沖動:刺激。激怒。勸將不如激將。故意拿話激他。5.(感情)激動:感激。激于義憤。6.急劇;強烈:激戰。激流。偏激。7.姓。

    “吳激”的相關詞語

    * 吳激的讀音是:wú jī,吳激的意思:吳激 吳激(1090~1142)宋、金時期的作家、書畫家。字彥高,自號東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甌)人。北宋宰相吳栻之子,書畫家米芾之婿,善詩文書畫,所作詞風格清婉,多家園故國之思,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并被元好問推為“國朝第一作手”。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