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吳的讀音 北吳的意思
北吳 古 虞國 的別稱。《漢書·地理志下》:“ 大伯 初奔 荊蠻 , 荊蠻 歸之,號曰 句吳 。 大伯 卒, 仲雍 立,至曾孫 周章 ,而 武王 克 殷 ,因而封之。又封 周章 弟 中 于 河 北,是為 北吳 ,后世謂之 虞 。”
- 北
- 吳
“北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ěi wú]
- 漢字注音:
- ㄅㄟˇ ㄨˊ
- 簡繁字形:
- 北吳
- 是否常用:
- 否
“北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虞國的別稱。
網絡解釋
北吳
古 虞國 的別稱。《漢書·地理志下》:“ 大伯 初奔 荊蠻 , 荊蠻 歸之,號曰 句吳 。 大伯 卒, 仲雍 立,至曾孫 周章 ,而 武王 克 殷 ,因而封之。又封 周章 弟 中 于 河 北,是為 北吳 ,后世謂之 虞 。”
“北吳”的單字解釋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北吳”的相關詞語
“北吳”造句
1943年6月上旬,在陜北吳旗縣長官廟及富縣,相繼發生兩起武裝特務偷越哨口的事件。
更是表達了自己雖然年少,但是征戰北吳報仇的決心非常堅決,讓眾學子耐心等待。
位于南荒北吳州的偏僻官道上,有一騎絕塵而來,驚起周邊蔥郁密林中一片飛鳥。
又封周章弟中于河北,是為北吳,后世之謂之虞,十二世為晉所滅。
丹東后洼遺址下層、東港市大崗遺址、大連北吳屯遺址等。
2005年春節假期剛完,她就和另外三名女同志一起來到了陜北吳旗縣的桑樹坪,承接油田一座聯合站的焊罐任務。
* 北吳的讀音是:běi wú,北吳的意思:北吳 古 虞國 的別稱。《漢書·地理志下》:“ 大伯 初奔 荊蠻 , 荊蠻 歸之,號曰 句吳 。 大伯 卒, 仲雍 立,至曾孫 周章 ,而 武王 克 殷 ,因而封之。又封 周章 弟 中 于 河 北,是為 北吳 ,后世謂之 虞 。”
基本解釋
古虞國的別稱。北吳
古 虞國 的別稱。《漢書·地理志下》:“ 大伯 初奔 荊蠻 , 荊蠻 歸之,號曰 句吳 。 大伯 卒, 仲雍 立,至曾孫 周章 ,而 武王 克 殷 ,因而封之。又封 周章 弟 中 于 河 北,是為 北吳 ,后世謂之 虞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1943年6月上旬,在陜北吳旗縣長官廟及富縣,相繼發生兩起武裝特務偷越哨口的事件。
更是表達了自己雖然年少,但是征戰北吳報仇的決心非常堅決,讓眾學子耐心等待。
位于南荒北吳州的偏僻官道上,有一騎絕塵而來,驚起周邊蔥郁密林中一片飛鳥。
又封周章弟中于河北,是為北吳,后世之謂之虞,十二世為晉所滅。
丹東后洼遺址下層、東港市大崗遺址、大連北吳屯遺址等。
2005年春節假期剛完,她就和另外三名女同志一起來到了陜北吳旗縣的桑樹坪,承接油田一座聯合站的焊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