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還沒一撇兒的讀音 八字還沒一撇兒的意思
辭典解釋八字還沒一撇兒 bā zì hái méi yī piěr (變)?bá zì hái méi yì piěr ㄅㄚ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 ㄆㄧㄝˇㄦ (變)?ㄅㄚˊ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ˋ ㄆㄧㄜˇㄦ 比喻事情尚無眉目。此語說法來源有四:一、《續傳燈錄.卷二九.太平懃禪師法嗣》:「東鄰田舍翁,隨例得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二、《通俗編.數目》:「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卻何外狂走耳。』按:今有『八字不見一撇』之諺,似又因于此語。」三、或以為八字連首撇都尚未成筆,那有八字一事(當指婚姻之事)?可言。四、亦有以為八字筆畫極簡,連撇筆都未見,正可喻事情連點影兒都沒有。 英語 lit. there is not even the first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八, things have not even begun to take shape, no sign of success yet
- 八
- 字
- 還
- 沒
- 一
- 撇
- 兒
“八字還沒一撇兒”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zì hái méi yī piě ér]
- 漢字注音:
- ㄅㄚ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 ㄆㄧㄝˇㄦ (變)ㄅㄚˊ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ˋ ㄆㄧㄝˇㄦ
- 簡繁字形:
- 八字還沒一撇兒
- 是否常用:
- 否
“八字還沒一撇兒”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八字還沒一撇兒 bā zì hái méi yī piěr (變)?bá zì hái méi yì piěr ㄅㄚ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 ㄆㄧㄝˇㄦ (變)?ㄅㄚˊ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ˋ ㄆㄧㄜˇㄦ 比喻事情尚無眉目。此語說法來源有四:一、《續傳燈錄.卷二九.太平懃禪師法嗣》:「東鄰田舍翁,隨例得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二、《通俗編.數目》:「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卻何外狂走耳。』按:今有『八字不見一撇』之諺,似又因于此語。」三、或以為八字連首撇都尚未成筆,那有八字一事(當指婚姻之事)?可言。四、亦有以為八字筆畫極簡,連撇筆都未見,正可喻事情連點影兒都沒有。
英語 lit. there is not even the first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八, things have not even begun to take shape, no sign of success yet
網絡解釋
“八字還沒一撇兒”的單字解釋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撇】:[piě]1.平著扔出去:撇磚頭。撇手榴彈。把早晨說的事撇到腦后去了。2.傾斜:他是八字腳,走起路來向外撇。3.用撇嘴的動作表示輕視、不以為然或不高興等:她嘴一撇,什么也沒說,走開了。4.漢字的筆畫,向左斜下,形狀是“丿”。5.用于像撇兒的東西:他留著兩撇兒胡子。[piē]1.棄置不顧;拋棄:撇開。把老一套都撇了。2.從液體表面上輕輕地舀:撇油。撇沫兒。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
“八字還沒一撇兒”的相關詞語
* 八字還沒一撇兒的讀音是:bā zì hái méi yī piě ér,八字還沒一撇兒的意思:辭典解釋八字還沒一撇兒 bā zì hái méi yī piěr (變)?bá zì hái méi yì piěr ㄅㄚ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 ㄆㄧㄝˇㄦ (變)?ㄅㄚˊ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ˋ ㄆㄧㄜˇㄦ 比喻事情尚無眉目。此語說法來源有四:一、《續傳燈錄.卷二九.太平懃禪師法嗣》:「東鄰田舍翁,隨例得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二、《通俗編.數目》:「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卻何外狂走耳。』按:今有『八字不見一撇』之諺,似又因于此語。」三、或以為八字連首撇都尚未成筆,那有八字一事(當指婚姻之事)?可言。四、亦有以為八字筆畫極簡,連撇筆都未見,正可喻事情連點影兒都沒有。 英語 lit. there is not even the first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八, things have not even begun to take shape, no sign of success yet
辭典解釋
八字還沒一撇兒 bā zì hái méi yī piěr (變)?bá zì hái méi yì piěr ㄅㄚ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 ㄆㄧㄝˇㄦ (變)?ㄅㄚˊ ㄗˋ ㄏㄞˊ ㄇㄟˊ ㄧˋ ㄆㄧㄜˇㄦ比喻事情尚無眉目。此語說法來源有四:一、《續傳燈錄.卷二九.太平懃禪師法嗣》:「東鄰田舍翁,隨例得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二、《通俗編.數目》:「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卻何外狂走耳。』按:今有『八字不見一撇』之諺,似又因于此語。」三、或以為八字連首撇都尚未成筆,那有八字一事(當指婚姻之事)?可言。四、亦有以為八字筆畫極簡,連撇筆都未見,正可喻事情連點影兒都沒有。
英語 lit. there is not even the first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八, things have not even begun to take shape, no sign of success yet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撇】:[piě]1.平著扔出去:撇磚頭。撇手榴彈。把早晨說的事撇到腦后去了。2.傾斜:他是八字腳,走起路來向外撇。3.用撇嘴的動作表示輕視、不以為然或不高興等:她嘴一撇,什么也沒說,走開了。4.漢字的筆畫,向左斜下,形狀是“丿”。5.用于像撇兒的東西:他留著兩撇兒胡子。[piē]1.棄置不顧;拋棄:撇開。把老一套都撇了。2.從液體表面上輕輕地舀:撇油。撇沫兒。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