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教坊的讀音 內教坊的意思
內教坊 宮廷教習樂舞之所。唐高祖武德(618—626)以后置于禁中,掌教宮廷樂舞,隸于太常寺。太宗貞觀(627—649)中始造燕樂,玄宗時又分為二部,堂下立奏,堂上座奏。武則天如意元年(692)改名云韶府,玄宗開元二年(714)置于蓬萊宮側,有音聲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優雜伎后,內教坊不再隸屬太常寺,而以中官為教坊使領掌。參見“教坊司”。
- 內
- 教
- 坊
“內教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à jiāo fāng]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內教坊
- 是否常用:
- 否
“內教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代設置于皇宮中掌女樂的官署名。
網絡解釋
內教坊
宮廷教習樂舞之所。唐高祖武德(618—626)以后置于禁中,掌教宮廷樂舞,隸于太常寺。太宗貞觀(627—649)中始造燕樂,玄宗時又分為二部,堂下立奏,堂上座奏。武則天如意元年(692)改名云韶府,玄宗開元二年(714)置于蓬萊宮側,有音聲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優雜伎后,內教坊不再隸屬太常寺,而以中官為教坊使領掌。參見“教坊司”。
“內教坊”的單字解釋
【內】:同“內”。
【教】:[jiào]1.教導;教育:管教。請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讓:教他無計可施。教我十分為難。[jiāo]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唱歌。教小孩兒識字。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
【坊】:[fāng]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錦什坊(在北京)。2.牌坊:貞節坊。[fáng]1.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和舊時某些店鋪的名稱:作坊。油坊。2.古又同“防”。《禮記·坊記》:“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
“內教坊”的相關詞語
* 內教坊的讀音是:nà jiāo fāng,內教坊的意思:內教坊 宮廷教習樂舞之所。唐高祖武德(618—626)以后置于禁中,掌教宮廷樂舞,隸于太常寺。太宗貞觀(627—649)中始造燕樂,玄宗時又分為二部,堂下立奏,堂上座奏。武則天如意元年(692)改名云韶府,玄宗開元二年(714)置于蓬萊宮側,有音聲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優雜伎后,內教坊不再隸屬太常寺,而以中官為教坊使領掌。參見“教坊司”。
基本解釋
唐代設置于皇宮中掌女樂的官署名。內教坊
宮廷教習樂舞之所。唐高祖武德(618—626)以后置于禁中,掌教宮廷樂舞,隸于太常寺。太宗貞觀(627—649)中始造燕樂,玄宗時又分為二部,堂下立奏,堂上座奏。武則天如意元年(692)改名云韶府,玄宗開元二年(714)置于蓬萊宮側,有音聲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優雜伎后,內教坊不再隸屬太常寺,而以中官為教坊使領掌。參見“教坊司”。【內】:同“內”。
【教】:[jiào]1.教導;教育:管教。請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讓:教他無計可施。教我十分為難。[jiāo]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唱歌。教小孩兒識字。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
【坊】:[fāng]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錦什坊(在北京)。2.牌坊:貞節坊。[fáng]1.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和舊時某些店鋪的名稱:作坊。油坊。2.古又同“防”。《禮記·坊記》:“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