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辭豔曲的讀音 側辭豔曲的意思
側辭艷曲 【注音】cè cí yàn qǔ ㄘㄜˋ ㄘㄧˊ ㄧㄢˋ ㄑㄩˇ 【釋義】辭藻華麗而流于浮華的詩歌。辭,也寫作“詞”。 【出處】《詩話總龜》卷四引《雅言雜錄》:“ 溫庭筠 ……少敏悟,薄行無檢幅,多作側詞艷曲。”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二:“ 溫飛卿 號多作側辭艷曲,其甚者:‘合歡桃葉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亦止此耳。”
- 側
- 辭
- 豔
- 曲
“側辭豔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è cí yàn qǔ]
- 漢字注音:
- ㄘㄜˋ ㄘˊ ㄧㄢˋ ㄑㄩˇ
- 簡繁字形:
- 側辭艷曲
- 是否常用:
- 否
“側辭豔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詞藻華麗而流于浮華的詩歌。辭,也寫作"詞"。
網絡解釋
側辭艷曲
【注音】cè cí yàn qǔ ㄘㄜˋ ㄘㄧˊ ㄧㄢˋ ㄑㄩˇ
【釋義】辭藻華麗而流于浮華的詩歌。辭,也寫作“詞”。
【出處】《詩話總龜》卷四引《雅言雜錄》:“ 溫庭筠 ……少敏悟,薄行無檢幅,多作側詞艷曲。”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二:“ 溫飛卿 號多作側辭艷曲,其甚者:‘合歡桃葉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亦止此耳。”
“側辭豔曲”的單字解釋
【側】:[cè]1.旁邊。2.用作謙詞。3.傾斜。4.不公正;不正派。5.僻遠。6.獨;特。7.瘞埋。8.藏伏。9.輕微。10.漢字筆畫中“點”的古稱。\\v。11.同“惻”。悲傷。[zè]1.同“仄”。古音以上、去、入三聲為仄聲,與平聲相對。2.同“仄”。偪仄;狹窄。3.同“昃”。太陽偏西之時。[zhāi]傾斜。
【辭】:同“辭”。
【豔】:同“艷”。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側辭豔曲”的相關詞語
* 側辭豔曲的讀音是:cè cí yàn qǔ,側辭豔曲的意思:側辭艷曲 【注音】cè cí yàn qǔ ㄘㄜˋ ㄘㄧˊ ㄧㄢˋ ㄑㄩˇ 【釋義】辭藻華麗而流于浮華的詩歌。辭,也寫作“詞”。 【出處】《詩話總龜》卷四引《雅言雜錄》:“ 溫庭筠 ……少敏悟,薄行無檢幅,多作側詞艷曲。”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二:“ 溫飛卿 號多作側辭艷曲,其甚者:‘合歡桃葉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亦止此耳。”
基本解釋
詞藻華麗而流于浮華的詩歌。辭,也寫作"詞"。側辭艷曲
【注音】cè cí yàn qǔ ㄘㄜˋ ㄘㄧˊ ㄧㄢˋ ㄑㄩˇ【釋義】辭藻華麗而流于浮華的詩歌。辭,也寫作“詞”。
【出處】《詩話總龜》卷四引《雅言雜錄》:“ 溫庭筠 ……少敏悟,薄行無檢幅,多作側詞艷曲。”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二:“ 溫飛卿 號多作側辭艷曲,其甚者:‘合歡桃葉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亦止此耳。”
【側】:[cè]1.旁邊。2.用作謙詞。3.傾斜。4.不公正;不正派。5.僻遠。6.獨;特。7.瘞埋。8.藏伏。9.輕微。10.漢字筆畫中“點”的古稱。\\v。11.同“惻”。悲傷。[zè]1.同“仄”。古音以上、去、入三聲為仄聲,與平聲相對。2.同“仄”。偪仄;狹窄。3.同“昃”。太陽偏西之時。[zhāi]傾斜。
【辭】:同“辭”。
【豔】:同“艷”。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