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的讀音 佛手瓜的意思
佛手瓜 佛手瓜(學名:Sechium edule),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兒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云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臺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
- 佛
- 手
- 瓜
“佛手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ó shǒu guā]
- 漢字注音:
- ㄈㄛˊ ㄕㄡˇ ㄍㄨㄚ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佛手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瓜名。又叫"隼人瓜"﹑"菜肴梨"。葫蘆科,多年生草本,多作一年生栽培。葉濃綠,花黃色,瓜短圓錐形,形似佛手。原產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島,我國冬季溫暖地區有栽培。嫩瓜作蔬菜,塊根可食用或作飼料。 辭典解釋
佛手瓜 fó shǒu guā ㄈㄛˊ ㄕㄡˇ ㄍㄨㄚ 植物名。瓜科,多年生蔓性。根塊狀,葉為五角之掌狀葉,葉片具膜質,有卷須。果實長橢圓形,淡綠色,具不規則的淺縱溝,形狀似佛手,可供食用。
英語 chayote or alligator pear (Sechium edule)?
德語 Chayote
法語 Chayote
網絡解釋
佛手瓜
佛手瓜(學名:Sechium edule),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兒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云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臺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
“佛手瓜”的單字解釋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瓜】:1.蔓生植物,葉子像手掌,花多是黃色;果實可以吃。種類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黃瓜等。2.這種植物的果實。3.(Guā)姓。
“佛手瓜”的相關詞語
“佛手瓜”造句
確定了淮山佛手瓜胡蘿卜混合飲料的加工工藝流程和條件.
佛手瓜可以加工成涼果、瓜泥、飲料、雪花膏等多種產品,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得到的佛手瓜酒的酒度較高,色澤好且風味佳。
分別介紹了17種佛手瓜醬腌菜的工藝流程、制作方法及操作要點。
通過交往匯款引種,更多的是詢問佛手瓜今年能否再提供種苗。
佛手瓜屬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低鈉,富含纖維、維他命C、K、葉酸、鋅、銅、錳。
以佛手瓜榨汁后的殘渣為原料,用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為菌種,混合發酵生產膳食纖維。
與碩大的西瓜、冬瓜以及南瓜相比,絲瓜則顯得身材修長具有風韻;與長相俊美的黃瓜、瓠瓜還有佛手瓜相比,絲瓜卻又有著粗豪之氣。
近200名山地自行車越野賽選手,頭戴護盔,身著五顏六色的運動服,在火山石賽道上,急速穿過椰子林、荔枝林、黃皮林、菠蘿蜜林、佛手瓜園。
我愛瓜,冬瓜、西瓜、南瓜、絲瓜、節瓜、青瓜、白瓜、毛瓜、瓠瓜、蛇瓜、佛手瓜、番木瓜、云南小瓜,都很喜歡,唯獨不待見苦瓜。
* 佛手瓜的讀音是:fó shǒu guā,佛手瓜的意思:佛手瓜 佛手瓜(學名:Sechium edule),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兒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云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臺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
基本解釋
瓜名。又叫"隼人瓜"﹑"菜肴梨"。葫蘆科,多年生草本,多作一年生栽培。葉濃綠,花黃色,瓜短圓錐形,形似佛手。原產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島,我國冬季溫暖地區有栽培。嫩瓜作蔬菜,塊根可食用或作飼料。辭典解釋
佛手瓜 fó shǒu guā ㄈㄛˊ ㄕㄡˇ ㄍㄨㄚ植物名。瓜科,多年生蔓性。根塊狀,葉為五角之掌狀葉,葉片具膜質,有卷須。果實長橢圓形,淡綠色,具不規則的淺縱溝,形狀似佛手,可供食用。
英語 chayote or alligator pear (Sechium edule)?
德語 Chayote
法語 Chayote
佛手瓜
佛手瓜(學名:Sechium edule),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兒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云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臺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瓜】:1.蔓生植物,葉子像手掌,花多是黃色;果實可以吃。種類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黃瓜等。2.這種植物的果實。3.(Guā)姓。
確定了淮山佛手瓜胡蘿卜混合飲料的加工工藝流程和條件.
佛手瓜可以加工成涼果、瓜泥、飲料、雪花膏等多種產品,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得到的佛手瓜酒的酒度較高,色澤好且風味佳。
分別介紹了17種佛手瓜醬腌菜的工藝流程、制作方法及操作要點。
通過交往匯款引種,更多的是詢問佛手瓜今年能否再提供種苗。
佛手瓜屬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低鈉,富含纖維、維他命C、K、葉酸、鋅、銅、錳。
以佛手瓜榨汁后的殘渣為原料,用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為菌種,混合發酵生產膳食纖維。
與碩大的西瓜、冬瓜以及南瓜相比,絲瓜則顯得身材修長具有風韻;與長相俊美的黃瓜、瓠瓜還有佛手瓜相比,絲瓜卻又有著粗豪之氣。
近200名山地自行車越野賽選手,頭戴護盔,身著五顏六色的運動服,在火山石賽道上,急速穿過椰子林、荔枝林、黃皮林、菠蘿蜜林、佛手瓜園。
我愛瓜,冬瓜、西瓜、南瓜、絲瓜、節瓜、青瓜、白瓜、毛瓜、瓠瓜、蛇瓜、佛手瓜、番木瓜、云南小瓜,都很喜歡,唯獨不待見苦瓜。